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毕竟现在国赛的水平越来越高,笔试的范围也很广,他们只能尽量的把知识给学生灌输下去。
    当然课后也是布置了大量的习题训练,大家都叫苦不迭,但是没有一个说放弃的,甚至超额超量的完成的也是不在少数。
    其中的课程大部分都是弥生已经自学过的,现在只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自是简单自如,空闲的时候还开始练起了英语,为以后申请大学做准备。
    对于沈柔来说,就算用尽了全力,就算是把自己睡眠的时间也搭进去不少,那个艰涩难懂的理论还是难懂,甚至因为讲课的速度很快,她渐渐的脱节,渐渐的跟不上了。
    刚开始老师还对他们一视同仁的有同样的要求,后来发现沈柔的水平确实不行,也就对她特别优待,无论是难度,还是习题量,都是最少的。
    只是她并不怎么领情,甚至觉得自己是被鄙视了而愤愤不平,大家本来还有互助的心思,告诉她有什么问题就去问他们,但是得到的只是恶言和冷眼的时候,就再也没人开口了。
    本该好好学习高中知识的时候,却一心想要自己的能力之外的东西,各种的百般滋味只有沈柔自己清楚了。
    她的压力越来越大,到了后半期的时候就搬出了集训宿舍回家去住,该做的习题和练习也难以交上了。
    她靠着沈家仍未被除名,也可以参加国赛的考试,只是大家都知道她的结局是怎样的了。
    转眼间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
    弥生依旧是这群人中最是亮眼,越是跟这样的人相处,越是被她的勤奋和自制打动,本来就比其他的人都要优秀,却比所有人都要刻苦,带她的老师也是看出了她未来无穷的潜力。
    知道她在准备申请国外的大学,甚至承诺,如果她在国赛的时候仍旧表现这般优秀的话,就把她介绍给一个同样毕业于伯克利大学的教授。
    他不仅是国内知名大学的客座教授,甚至还每年几个月几个月的待在伯克利讲课。
    他的推荐信分量很重。
    弥生自是不会让任何对她抱有希望的人失望。
    春暖花开,南风渐来,四月预赛,五月决赛,眨眼间而过。
    沈默这个名字彻底的在H市响亮了。
    第13章 少女不堕落 13
    如果曾经明珠蒙尘,暗淡无光,如今就是浮华尽褪,光芒万丈。
    国赛一直是被密切关注着的,成绩一出,报道也就跟着来了。
    第一!满分!无出其右的天才!
    无数的溢美之词都被按在弥生的身上,但是却没有人觉得她不该得,如果说省赛的结果还不够说明情况的话,那么预赛和决赛就让人把眼球都惊掉了。
    外界的人们以为弥生可能只是数学方面有天赋,但是晒出的成绩单就让他们闭上嘴了,除了数学之外,她的其他科目也一等一的优秀,这是什么神仙成绩,这个长得这么好看的妹子是个什么魔鬼?
    国赛带给弥生的好处却不仅仅是这个,好几所名校的招生办都给她打过电话,甚至是顶尖的那个也是表达了招生的意愿,普通的人这个时候早就欣喜若狂了,但是弥生还是委婉的拒绝了。
    当初答应过她的集训老师仍然记得当初的约定,很快就帮她联系上了那个教授。
    吴教授年俞五十,毕业于伯克利大学的数学系,传说中的他很是不苟言笑,但是对于人才和有才华的人,是一向珍惜爱重。
    弥生是十几年间第一个数次考试全是满分的人,以往接近满分的人多,但是竞赛的要求毕竟极严,想得满分就要求知识掌握扎实,思维敏捷灵活,步骤完整,严谨无一丝遗漏。
    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在日后的研究中必定是很少犯错误,态度严谨坚持的人到哪里都能发光发热,他们这些高校就是喜欢这样的学生。
    他所在的大学也曾经给弥生打过招生的电话,并且为她开具了一系列的不错的条件。
    见到了这个孩子,他心中更是欣赏,目光坚定,一看就是能做大事的。
    吴教授本来想极力劝弥生报考数学系,但是听到弥生的意向是计算机方面的时候也就并不强求,爽快的写了一封推荐弥生的信。
    这边弥生刚刚拿到沉甸甸的具有分量的一封推荐信,心情非常好的打算去学校一趟,她这边还有一些材料需要准备。
    报考的材料除了推荐信之外,还需要在校期间的成绩,甚至因为伯克利学校的要求,弥生这边还需要准备SAT考试,国际学生只有成绩超过1400分他们才会考虑。
    SAT吗?
    弥生似乎是听过她的某任主人说过这个东西,就是米国的高考,倒不是格外的复杂难考,只是因为不不熟悉题目的难度只能尽最大努力的去准备。
    现在是五月末,学校还没有放假,按理来说弥生是还要去上课的,今天也是请假出来的。
    回学校的时候她都没进教室,就被一帮老师拉去了办公室,听说是有些学校的招生办把电话都打到学校里面去了。
    以往那些被仰望的高校一个电话一个电话的打进来,就是希望老师能影响弥生的志愿。
    老师知道成绩好的孩子都有想法,况且弥生曾经跟班主任提过她是要报考国外的名校的。
    他就更不敢胡乱答应,应付一下就过去了。
    不少没课的老师都来看了看弥生,甚至还有一些问她要笔记给自己家的孩子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