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水洒了。”
    李珍娟蹲下身来,捡起地上的水壶,自喃自语。
    正在厨房帮忙的章之阳听到了动静,跑出来问:“怎么了?”
    看到他的出现,唐菁菁急促不安的呼吸才有了舒缓的余地,她吞咽了下口水,看在蹲在地上的李珍娟,语气还有些虚:“我刚才想给花浇水来着,谁知道没拿好水壶,掉在地上后,水也洒在地上了。”
    “不是什么大事,水壶而已。”
    章之阳解开系在自己腰间的围裙,拿起旁边的拖把,长步迈向了她们这边,对正蹲在地上的李珍娟说:“妈,你去休息吧,这边我来收拾就行。”
    李珍娟木木地点了点头,起身又回到了原地,期间没再看唐菁菁一眼。
    天色也不早了,章之阳送唐菁菁出了家门,下楼同行的路上唐菁菁神情还有些恍惚,要不是章之阳拉着她,她差点就磕在路上。
    “你怎么了?怎么一从我家出来就心不在焉的。”章之阳扶着她问。
    “没事,就是天太黑了,刚才没小心就没看清。”
    “我还以为你是被我家的环境吓到了,”章之阳放慢了脚步,一同跟她走向公交车站。
    “没,”唐菁菁扭头盯着他,语气诚恳说,“我从来没那么想过。”
    “开个玩笑。”章之阳整个人都浸在月光下,柔和的眼神中闪过片落的低沉。
    “我刚才只是觉得你们住在那里有些……”
    唐菁菁视线盯着街面上的背影,‘心疼’两个字还是未能从口中说出。
    “可怜我们嘛?”章之阳接着她的话,语气轻轻地回答。
    “不是,”唐菁菁抬头,目光直接聚在他轻描淡写的眼神中,“我只是觉得你们住的地方有些困难,不是可怜和同情,是关心和心疼…”
    最后一句话她说得极轻,正好也被路过鸣笛的喇叭声掩盖,不知道章之阳有没有听到,他之后没再问是什么。
    两人一起走到公交车站,站在那里等最后一班车,
    章之阳仰头舒心说:“过完今天真的已经十八岁了,我也要变成一个大人了。”
    “那你是十八岁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和愿望,”
    唐菁菁总想补给他一个生日礼物。
    “一切顺利吧,”章之阳说,“最大的心愿就是考上北京的大学,然后挣钱看好母亲的病。”
    唐菁菁试探性问:“你妈妈是从小就这样吗?”
    “不是,”章之阳毫不避讳地说,“我妈以前是某个公司的小职员,人温柔大方,后来我爸出轨了,出轨的小三带着孩子直接找我妈讨说法,上户口,后来我妈就被刺激到了,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章之阳完全没有隐瞒,把过往的事情一一说出口,说那个小三闹到了警局和法庭上,甩出聊天记录说两人已经暧昧了十多年,还指着章之阳母亲胡言乱语说,他们的感情就是强求而来的……
    唐菁菁站在原地,默默听他讲完了这一切,章之阳面若平淡的站在原地,语气没有半分波澜。
    “章之阳…”唐菁菁不知道如何安慰他接受现有的一切破碎的家庭和生活,她没有体会过那样的变故,
    她把身下的影子往后挪了挪,看着地下的影子包围住了他,轻声说:“一切都会好的,章之阳,”
    就按照他祝愿的那样,他如愿考上了大学,挣到了钱,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嗯。”章之阳努力维持着浅浅的笑意,像是低语跟自己对话,又像是跟唐菁菁诉说,
    他说道:“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相信努力过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唐菁菁沉沉点着头,瞧见了他眼中夹含的细碎亮光,他眼中有光,而之后的一切一切她也都想跟他一起成长见证和度过。
    这个时候,唐菁菁也才更清楚明了,
    自己对他的感情是喜欢,无关任何利益和身份的喜欢。
    --------------------
    第37章 37
    明明让人觉得艰苦难熬的高中生活也在不经意间来到了最后一年,教室墙上用大字报张贴着倒计时的天数,仿佛抬头的瞬间就能窥到最后的光阴。
    高三带来的压迫感让每个学生都低头苦练题海,课间站在走廊外闲聊说话的人很少,在班里小打小闹的人也很少,大家都在为了老师们口中所说的“考上大学一切都会变得很容易”的未来所努力。
    在接连不断的学习生活中,她们迎来了最后一次的运动节。
    朱涵身为体育委员,拿着学校下发的运动会文件在讲台上方讲各个项目的报名时,底下原本绷紧的心才得以舒缓。
    课后交报名表的人却不多,大家都不想为了跟学习毫无关系的东西投入时间,所以按照每班规定报名的人数还差得很多。
    朱涵托腮长叹,坐在唐菁菁座位前面说:“好不容易出现一个放松的机会,结果报名的人那么少,就这点人数,我也没法上交。”
    唐菁菁刚做完一道数学题,一边对答案一边回道:“现在都高三了,大家肯定觉得任何事情都是以学习为主。”
    “可一口也吃不成一个大胖子,”朱涵视线移到她对答案的动作上,说,“趁这个活动放空一下大脑多好。”
    唐菁菁把错的习题划上圈,抬眼看着她说:“难,你没看最近把你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平时上课打瞌睡的人也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