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过我印象里,这种告状告到一半准备撤诉,好像还有惩罚来着?是什么呢?】
    没等许烟杪苦思冥想出来,京兆尹就一拍惊堂木,提供助力:“但升堂非儿戏,不可能尔等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们如今身上也有伤,那就先领十棍,剩下二十棍,伤好了再来衙门补齐。”
    【芜湖!干得好!】
    这对夫妇可就不觉得好了。
    对他们来说,还不如现在一口气打完呢!不然头破血流外加棍伤养两个月,好不容易才养好,立刻又来棍刑,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住啊!
    “大官儿!我们能不能付钱免打……”
    律法上确实有这么一条,但是吧……京兆尹微笑:“不行。你们犯的事比较严重。”
    【啊?真的吗?】
    京兆尹:假的。不过京兆尹确实可以拒绝他们付钱免打。
    ——就像律法规定,百姓捐钱可以捐个候补县令,但如果当地官员不收你的钱,那你也没辙。
    京兆尹挥挥手:“男的扒了裤子,女的不用扒裤子。”
    “打!”
    “砰砰砰——”
    “啊!”
    衙门里,随着棍棍到肉的声音,传出了一男一女呼痛的惨叫声。
    *
    “嘶——”连沆乐了:“京兆尹也太恶趣了吧,居然还分开打,那他们伤好之后真的又被打了二十棍吗!”
    “打了打了!”许烟杪激动地和小伙伴分享这半个月里的新瓜:“屁股被打了十棍,又肿又疼,还出血了!刚好没多久,又被拎过去把剩下的二十棍打完。你是没看到,被打得那叫一个血肉模糊。”
    连沆震惊:“难道你看到了?”
    许烟杪:“没有,我对虐打没有兴趣。”
    ——虽然他支持家暴者就该判死刑,但是他不会去看他们怎么被折磨,怎么死的。
    连沆点了点头,双眼发亮地继续开始下一个八卦:“所以,邴尚书的儿子,以及房陵长公主的女儿,他们相互间知道对方的身份吗!”
    许烟杪想了想:“我感觉一开始应该是不知道,后面知不知道我就不清楚了。”
    他没有去翻过这方面的八卦。
    连沆搓搓手,充满期待:“我之前听说邴尚书家那小孩儿报名参加了神童试,近来可能没时间——许郎,我敢打赌,等神童试结束,邴尚书那儿子抽出空来,他一定会想办法和小郡主再比一次的,他看着就是很期待和小郡主分出高下的样子。”
    许烟杪:“诶?不用等神童试结束啊,他们现在就能比。”
    连沆哭笑不得:“许郎,今天是神童试的日子,总不能邴尚书他儿子为了和小郡主比斗,直接抛弃神童试吧。”
    许烟杪:“不,他和小郡主在神童试上相遇了。”
    “噗——”
    连沆才刚举起水盏,一口温白开喷出来,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和腋窝:“不烫啊,没风寒啊,但我怎么感觉我刚才好像幻听了。”
    许烟杪:“没幻听,小郡主去参加神童试了。”
    许烟杪:“吃惊吧!我刚看到——我是说,我刚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也跟吃惊。”
    连沆简直懵逼:“她是女的怎么进神童试的?”
    “哦,当时她说……”
    *
    “主考官。神童试也是科举。我翻遍了大夏律七篇三十卷四百六十条,没有哪一条律法,是禁止女人参加科举吧?”
    小郡主颜令徽没有女扮男装,她就站在贡院门口,大声说:“我的行为没有违反律法,凭什么不让我进去!”
    这个主考官是太子左春坊司经局洗马,简称太子洗马,姓霍名国祚。
    霍洗马的精神疲倦得很:“小郡主,这里不是你来胡闹的地方……”
    “我没有胡闹。”颜令徽很冷静,口齿清晰地说:“既然女子不许参与科举没有立法,那我就是能进去考试的。否则,难道律法里没有说能不能做的事情,都要被默认是不被允许的吗!”
    霍洗马脸上露出被为难的苦笑:“自古以来……”
    颜令徽打断他:“不,前朝有先例,九岁女童林幼玉过了童子科考试,诏特封孺人。在其四十年后,又有八岁女童吴志端过了童子科考试,但被责怪抛头露脸,有伤风化,仅是赐予束帛表彰。”
    颜令徽条理分明地表明自己的中心思想:“不论如何,前朝都未曾阻拦女童进行科举,你是说,本朝不如前朝?”
    霍洗马脸皮抽缩着,干巴巴道:“倒也不是这么说,但……”
    他知道自己拦着人不合理——因为,颜令徽说的没错,律法没有说不允许,那就是允许。考试之后给不给功名另说,但是确实没有任何律法禁止女子参与科举。
    但是,霍洗马出于自身的一点恶意,就是不想放对方过去。
    没有人知道,他很讨厌天才。他到六十岁才科举及第,中间没什么出彩的政策,全靠熬资历再加上年纪大了,皇帝怜惜,才酌情在今年给他升到太子洗马这个位置,让他以七十五岁高龄,在死之前,过过从五品的瘾。
    所以,他几乎是发自内心的厌恶那些年少就能功成名就的人。
    尤其是这次神童试——一群小娃娃,六岁?七岁?九岁?十二岁?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需要写策论,只需要通读经史子集,作几篇文章或者诗词,便能赐同进士出身,进翰林院待制,及冠后直接赐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