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星火眼睁睁地看到,大胡子高羽用了一粒月光下闪烁着耀眼金芒的金豆子,贿赂了狱卒,把他自己给弄了进来。
“这么好的月色,你不睡觉的吗?”
朱高煦没有回答,他抚着大胡子,手里拿着一块月饼,竟是对月吟诗起来,显然心情是极好的。
三弟朱高燧带着父皇朱棣的命令来探望他,更是征询了他关于削藩的意见。
朱高煦直接把姜星火的计策写进了奏折了,眼下正等着父皇在中秋宴上夸赞他呢,当然心情好的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姜星火依旧躺在稻草堆上,甚至跟着打起了节拍。
可却没了下文。
“然后呢?”姜星火不禁问道。
“小时候念书就记下这几句,剩下早忘脑后了。”
朱高煦干脆答道,同时也同样干脆地把一个月饼塞进嘴里,连渣都没剩下。
“那时候.读书老头子给俺请最好的先生”
咀嚼了两下囫囵吞下,朱高煦擦了擦嘴说道:“可俺从小就不爱学,那些先生讲的之乎者也搞得俺头晕得很,若是小时候能遇到姜先生这般肯讲道理的,或许俺现在还有点学识。”
“你爹也是为你好吧。”姜星火咬下一块月饼,慢慢吃着说道。
听到这句话,朱高煦先是习惯性的怒意,随后便泄下了气来,颓然叹息道。
“俺念不进去书,老头子便打我,像打狗一样拎着鞭子当着很多人的面打。俺那时候倔,越打就越不念,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想来,老头子或许真是为我好吧。”
“可俺还是恨他!”朱高煦咬牙切齿地嚼了一块月饼说着。
吃完月饼,姜星火仰着头躺倒在稻草堆上,并没有好为人师解决家庭纠纷的毛病,只是静静地听着。
或许对方也只需要一个听众。
“老头子跟俺说俺不是个读书种子,便送去习了武,勋贵世家嘛,洪武开国时从沙场上滚出来的老卒都供了几个,都说俺天生就是当将军的料。”
朱高煦蹲在稻草堆旁依旧气愤难平:“靖难的时候,老头子跟俺说大哥要看着家业,便让俺带兵去拼命,还许了我将来继承他的爵位嗬,现在俺沦落诏狱,他连一眼都不来看!”
“中秋节,让俺一个人在诏狱里待着。”
“就像俺是条道边败犬似的!”
“呸!”
“高羽。”姜星火同情地看了大胡子一眼,只说道:“伱倒是与永乐帝的二儿子有几分类似。没事,人家当皇帝的大饼都没吃到,你这不比他落差感小多了?”
闻言,朱高煦心中一紧,差点以为姜星火看破了自己身份。
见姜星火似乎只是随口一说,朱高煦方才放下心来。
然而朱高煦却忽地打了个寒战,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
姜星火如何知道,他爹朱棣给他许了“世子多疾”的大饼?
这件事,朱棣之所以敢翻脸不认,便是当时除了他两人,身边只有少数亲卫听到了,没有什么有分量的证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整个大明知道这件事的都不会超过十个人。
姜星火又不在场,他怎么知道?!
朱高煦小心翼翼道:“姜先生,这是个什么说法,俺怎么都没听说过。”
姜星火大略回忆道:“江上之战,朱棣兵却,关键时刻他二儿子引骑兵至,朱棣抚其背说‘世子多疾,汝当勉力之’,便是画了个含糊不清的大饼。”
“原来如此。”听到画饼这个说法,朱高煦一时自嘲,“倒是有趣得紧,不知姜先生是从何听说的?”
“看到的。”
姜星火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朱高煦瞬间炸出一脊梁白毛汗。
他双眼瞪得像铜铃一般。
看.到.的?!
朱高煦很确定,当时他是护着朱棣狼狈跑到了一个土坡上方才停下,当时除了他们两人,身边只有四名朱棣的亲卫,平常负责牵着朱棣备用马的纪纲、神射手童信、善槊的火耳灰、善斧的帖木儿,除此之外并无他人。
那姜星火是从哪看到的???
而且,根据纪纲此前对接触二皇子之人的调查,和姜星火在一年前入狱时留下的卷宗,这些朱高煦被告知的信息来看。
从时间上看,靖难的最后一年,姜星火每天都待在秦淮河的画船上和好姑娘们昏天黑地,如何就能瞬移到数百里外的战场上看到了?
“姜先生原来是从过燕军的?”
看对方疑惑不解的样子,姜星火补充了一句:“从书里看到的。”
震惊!
朱高煦望着囚室天窗外的月亮,一个恐怖的想法浮上心头。
他忽然从记忆中想起了那首诗被遗忘的下一句。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仙人垂两足.大明夜已残.天人清且安.
朱高煦用某种难以置信地眼神看着在稻草堆上“大”字躺着,双脚在边缘自然垂下的姜星火。
中秋之夜,死期将近。
而无所不知的对方是如此地坦然安稳!
甚至每日都向往着赶紧死亡!
再加上以前的神奇举动,如此种种,几乎都把问题指向了一个相同的答案!
姜先生,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仙人,从天书中看到了“朱高煦”的过去?
得出这个结论后,朱高煦强自压下心头的震惊和恐惧,他咽了口唾沫,试探地问道。
“那姜先生觉得,永乐帝的二儿子,以后能当上皇帝吗?”
姜星火闻言,从稻草堆上翻了个身,双眼看着朱高煦,神秘兮兮地说道:“我答应过别人,不会把未来的事情告诉给其他人,你能像我一样做到吗?”
“我当然能。”
朱高煦心头激动无比,等待着姜星火的答案,甚至一把大胡子都微微颤抖了起来。
“我当然也能。”
姜星火又翻了个身,留下原地呆滞的朱高煦。
第18章 一百万石!
皇宫中,此时正在举行盛大的中秋晚宴。
夜幕降临之后,天空中绽放着五彩缤纷的烟花,那绚烂夺目的光芒,让整个皇宫都笼罩在了璀璨之中。
今天是中秋节,本来是合家团圆、欢聚一堂的日子。但是,这样喜庆的日子里,却有很多人的心情并不如外表看上去的那么轻松。
大皇子朱高炽牵着皇长孙朱瞻基的手,坐在永乐帝的左手下侧,而永乐帝右侧并坐着的则是徐皇后,永乐帝和徐皇后的右手下侧的位置,则空无一人。
而更下面,则是诸藩与一些代表诸藩的世子、王子、使臣。
文武官员则依着左右两列坐了下去,位列百官之首的是曹国公李景隆,右侧武将之首的则是淇国公丘福。
“待会儿去给你皇爷爷问安,知道吗?”
朱高炽胖胖的身躯坐在那里,像是一头憨厚的熊,他把儿子朱瞻基抱在怀里,贴着耳朵低声说道。
“嗯!”
朱瞻基用力地点点头,小脸上并无紧张之色。
大皇子朱高炽很清楚,“好圣孙”是他争夺皇位极为有分量的凭仗,因此平时都将朱瞻基保护的很好,亲自看管着,绝对不会让儿子重蹈洪武朝皇长孙朱雄英的覆辙。
而就在朱瞻基脸上绽放笑容,迈开腿准备向永乐帝和徐皇后跑去时,却突然止住了脚步。
身着斗牛服的三叔朱高燧,与侍立在永乐帝身后的马和打了个招呼后,径直疾步走到朱棣身侧要说些什么。
小小的朱瞻基尴尬地站在永乐帝的身侧,还好他反应快,直接快跑两步,窜到了向他招手的徐皇后怀里。
永乐帝听后,拍了拍手,正在交谈的宗室、勋戚、文武大臣们,纷纷肃静抬起头来。
“今日是中秋佳节,是一家团圆的日子。”
这是正式的国宴,朱棣的穿著非常正式,头戴金博山通天冠,以玉簪束发,身着垂到膝间的绛纱袍,腰间挂着革带、佩绶,脚踏白袜黑靴。
随着朱棣的发言,中秋宴会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可惜,却有一些人并没能看到这个团团圆圆的日子。”
说罢,朱棣双手捧着酒盏,站了起来。
这时的朱棣,与在大天界寺中跟道衍叙话时的昂然而立,绝然不同。
朱棣睥睨四顾,有着令人威服的帝王霸气,无人敢与之对视。
出乎众臣意料,朱棣撩起大袖弯着腰,酹酒于地。
“第一杯酒,敬四年靖难之役中,为平定国难而英勇捐躯的将士们。”
众臣怔了片刻,随后竟是曹国公李景隆率先同样酹酒于地,同时应道:“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陛下万岁!”
“大明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万岁中,定然不乏对李景隆的鄙夷,但也有红了眼眶的勋贵武将,想来是想到了自己死去的兄弟战友们。
站在勋贵列中稍稍靠后的信安伯张辅,更是几度哽咽。
“第二杯酒,敬朕的兄弟湘王朱柏。”
建文元年,在齐泰和黄子澄两位卧龙凤雏的指导下,朱允炆连削了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