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无论成与不成,你都是这个!头一号的人物!”
    纪渊笑了笑,没在意这种夸赞。
    武馆的师傅,帮派的供奉,说到底只是讨生活的江湖人。
    哪里比得了从小就调养身体,练习枪棒。
    甚至每年都办秋冬围猎,亲身搏杀虎豹的将种勋贵?
    从古至今,江湖格局都是正魔对抗。
    众多道统,无数门派,催生出一代又一代,风姿绝世的顶尖之辈。
    直到圣人横空出世,一举掀翻了如日中天的百蛮王朝。
    将那群化外之民驱逐至十万大山,并且设立九边军镇,以为坚固屏障。
    立国之后,景朝铁蹄马踏江湖。
    连带着把什么正道宗门,魔道教派,一股脑儿都铲除干净。
    自此,景朝子民想要攀登武道,砥砺自身。
    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入讲武堂!
    因为天底下最上乘的武功,最上等的大丹,皆在朝廷手里。
    “除了及早对朝廷低头的六大真统,哪还有什么人,敢说自己是江湖高手。”
    纪渊收敛心思,今时不同往日。
    朝廷鹰犬这四个字,乃是代表圣人意志,景朝律例。
    属于合理合法的暴力机关。
    比什么宗派门庭的内门弟子、真传弟子有前途多了。
    “所以说嘛,自古以来,考公才是唯一的出路。”
    纪渊这么想着,朝平小六摆了摆手,昂首阔步往讲武堂走去。
    大门口左右各摆着足足两人高的狴犴石雕,朱红大门,闪亮铜钉,充满威严。
    纪渊跨过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方黄泥压就,青砖铺成,足有几十丈宽广的练武场。
    两旁陈列着刀枪剑戟,十八般兵器。
    十几个劲装打扮,气血强盛的年轻人,或捉对比武,或独自练习。
    呼喝之声,不绝于耳。
    “北镇抚司的?所为何事?”
    一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典吏冲着纪渊问道。
    讲武堂既不是清水衙门,也不是肥缺美差。
    它属于六部之下的特殊机构。
    由户部拨调银子,吏部核查考生,兵部和刑部挖墙脚。
    至于工部?
    天工院、开物院的那帮匠人,压根不关心外物。
    除了半年一次的武举大比,会热闹一些。
    通常是门可罗雀,冷清得很。
    “北镇抚司纪渊,欲入讲武堂。”
    纪渊拱了拱手,回答道。
    “云鹰袍……是个缇骑。
    姓纪?你是越国公家的那支偏房?还是阳武侯那边的?”
    典吏捧着册子准备给人登记。
    他心里有些奇怪,没见过哪个将种勋贵会去北镇抚司当缇骑。
    攒资历镀金,也不是这么个弄法。
    黑龙台辖下南北两座衙门,直属那位手段通天,深得圣人信赖的应督主。
    不管是监国的太子,亦或者几位国公。
    向来都避而远之,生怕过于亲近,引起猜忌误会。
    “都不是。我乃辽东纪氏,籍籍无名一小辈,并非将种勋贵之家。”
    纪渊不卑不亢,微笑以对。
    “辽东,原来是军户出身,难怪这么莽撞。
    年轻人,听我一句劝,趁早打消靠武举出人头地的心思。
    天京三十六坊,哪年出的武举人不是名门子弟?
    自圣人不再临朝后,十九年没有出过寒门武状元了,更别提……唉,你走吧。”
    那典吏先是双眼圆睁,惊奇不已,而后不住地摇头。
    他待在太安坊这座讲武堂,已有十年之久。
    见过不少毫无出身的泥腿子满腔热血,参加武举大比。
    初时,都是想着扬名立万,冠盖天京。
    可最后,没几个有好下场。
    要么给将种子弟挑中,看家护院做个亲卫;
    要么因为一时不慎得罪勋贵,致使练武场上断手断脚,乃至于丢掉性命。
    “即便是那位平蛮有功,号称东南柱石的宗大将军,当年入讲武堂考武举也是受到诸多打压,若非蒙得内阁贵人赏识,未必能有今日之地位。”
    典吏诚心地劝告。
    “你别看太安坊在外城,将种勋贵照样多,瞧见门外面的马车没?奉国将军的二公子,宣威将军家的偏房,骁骑尉家的侄子王三郎,这里头最次的……父辈也是个禁军教头出身。”
    言下之意很明显,讲武堂门槛不高,出头的难度却不小。
    没几分家世,别凑这个热闹。
    “先生好言相告,我心中甚是感激。”
    纪渊腰身挺得笔直,像一杆大枪,轻声道:
    “可来都来了,我想试上一试!”
    第14章 称骨算命,气力如虎
    “罢了,你执意要入讲武堂,我也拦不住。
    辽东纪九郎是吧,过来这边登记,说一下所在衙门,祖籍何处,父母名姓……”
    典吏摸了摸两撇小胡子,摇头坐回桌案之后。
    天京城内,卧虎藏龙。
    年轻气盛之辈,何其多也。
    若只是凭借一腔热血,没什么真本事,迟早要狠狠碰壁。
    放下羊毫笔,典吏摸出一块木牌,正面刻着“武”字,指路道:
    “拿着令牌,往外院那边走,去找魏教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