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腊味的香气传出时,谢卫华提两只野鸡,一只野兔回来
    “好香,有野鸡,叶子,做个鸡煲吧,很想吃”
    苏叶抬眼看他脸上表情,“行啊,紫菜汤好了,你先喝些”
    谢卫华笑:“我去拿小铁锅出来烧上水,一起喝”
    “好”
    两人喝下热乎的紫菜蛋汤,在春寒料峭的野外,舒服极了
    水烧开,谢卫华把野鸡放木盆里,倒入开水,快速拔鸡毛
    苏叶把腊味煲炉下的炭火留下小火星,搬到马车里,再去车后翻出调料香料配菜
    两人都饿了,喝一碗汤不顶事,时间紧,野鸡肉没时间腌了,翻炒野鸡肉时苏叶多放了些姜和米酒,蘑菇粉皮没泡,洗洗就扔进去
    两刻钟后,夫妻俩在马车里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一锅腊味饭,一锅野鸡肉煲
    腊味饭味道自不必说,没想到做法粗暴的鸡煲竟然也相当好吃
    两人实在饿了,闷着头吃,吃饱了,腊味饭还剩两碗饭,香辣鸡煲只剩下一点汤底,放下碗筷,夫妻俩都满足舒一口气
    苏叶看了看装腊味饭的砂锅,说:“我还想吃锅巴,你要吗?”
    谢卫华朝车门外伸腿,说:“休息一会,临走前再吃”
    苏叶笑:“行吧”,她收拾残局,鸡煲剩的汤味不错,虽不舍,她还是倒掉了,一个锅两幅碗筷,收拾得很快,东西都放回车后,她重回车里,谢卫华把砂锅拿下,小炉升起火红炭火,马车里降下去的温度又升起来
    谢卫华搓苏叶冰凉的手,:“现在天还太冷,我们该四月后再出来”
    苏叶头靠丈夫肩膀,懒懒地说:“现在也挺好,我感觉自己变娇气了,以前家里没买下人时,不一样什么都干”
    谢卫华低低笑道:“我喜欢你娇气,现在家里什么都步入正轨,不用操太多心,你喜欢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苏叶笑了笑:“很奇怪,我觉得拿锄头锄地种菜时心里特别踏实,你说,这是什么毛病?”
    “这不是什么毛病,这是人对土地的依恋,你看村里老人没事都喜欢去田里地里转转,家里不用他们干活,他们也要去,甭管能干多少”
    “你是说我成了老人了?” 苏叶语气森森。
    “不!你在我眼里心里永远十八!”,谢卫华抱紧苏叶,在她耳边说道
    老夫老妻了,碎不防及听谢卫华这么一说,苏叶耳朵都红了,手用力拍一下他大腿,粗声粗气说:“说,哪学来的?”
    谢卫华嘶一声:“为夫肺腑之言”
    苏叶: 老流氓
    两人偎依眯小会,把砂锅里的锅巴慢慢靠热后铲出来,卡嘶卡嘶地吃,香香脆脆的,带点腊肉香味,不是一般好吃,夫妻俩像孩子一样抢着吃
    重新启程,谢卫华边赶车边和车里的苏叶说:“进四月,我们再出去转,朝南边去五天,走到哪儿算哪儿,如何?”
    出来夫妻俩独处,谢卫华觉得自己和妻子性子能放开,没太多拘束,他喜欢,于是建议
    “好”,她喜欢这样无拘无束的样子,一年来一两回也不错
    傍晚时分,估计再赶路也来不及在城门关前到达下个县城
    马车停
    下,谢卫华看不远处山脚下的小村庄,和马车里的苏叶说:“今晚我们在这村子投宿吧”
    苏叶从车里探出头来,前面一条土路拐下去,路两边是麦田,约两里路的尽头是村庄
    “吃了饭再进去,还是提东西去和人一起吃?”
    谢卫华顿了一会,说:“去村长家,和村长家一起吃吧,把中午猎的野物拿去”
    苏叶笑:“好啊”
    两人去车后面,把上门的东西收拾到一个篮子里,放苏叶身边,马车启动,拐下村路,路两边的麦子还没返青,看着发黄,一路看过去,高度和粗壮相差不大,说明整个村管理麦子差不多
    进村口,村口路左边的建筑明显是个学堂,从外面大致看还挺大的,这会已经放学了
    右边有几颗大树,树下有石凳,这会天冷,也快天黑了,只有三个小童在玩,看见马车进村停下,好奇看过来
    谢卫华朝他们招招手,三小孩走过来离马车三米远停下,警惕瞪着谢卫华,谢卫华理解笑笑:“小孩,请问村长家怎么走?”
    听说是找村长的,谢卫华感觉三小孩没那么紧张了,不过也没靠近马车,中间那个虎头虎脑的壮小子开口:“进去第二个岔路右拐第二个大门”
    谢卫华笑了笑:“谢了,过来我给你谢银”
    谢卫华话刚说完,三个小孩拔腿跑了,他愣住,摸摸自己的脸,虽是中年人了,还是很英俊啊,不至于吓到人
    苏叶咯咯笑起来,手指戳他后背:“你长得多吓人啊,把孩子都吓跑了”
    谢卫华重启马车,说:“这个村子的孩子警惕性还挺高的”
    苏叶:“村子离官道近,估计是发生过或听说过孩子被拐之事”
    “有可能”
    马车驶过,两人惊讶了,两边的房子竟全是青砖瓦房,而且基本上都蛮是半新的
    “这个村看起来挺富有的”,谢卫华感叹道
    “嗯,刚看村学可不小”
    两个岔口不远,没一会就到了,马车拐过巷道,谢卫华就看见第二个大门,刚才说话的壮小子正在探头探脑,看见马车闪进去了
    谢卫华
    马车在村长家大门外停下,一个严肃的中年人从里面出来,谢卫华下马车,双手抱拳:“可是贵村村长?”
    中年人回抱拳礼:“正是,鄙姓郑,兄弟这是”
    谢卫华笑道:“在下姓谢,和内子从横县福家村而来,路上游玩,赶不及去县城投宿,想借宿一宿,可否方便?”
    中年人一听,微笑开来,说:“原来是谢老板,方便,快请,快请”
    谢卫华眼睛一闪,这个村长听说过他
    苏叶在车里听村长同意了,下来见礼,郑村长见到苏叶,笑容更甚,两手搓一搓,两眼亮晶晶,笑得很傻:“苏二姑娘,稀客,稀客,快请进”
    郑村长称她苏二姑娘,不是谢太太!明显是知道她,谢卫华和苏叶相对一眼,心里惊疑,苏叶不喜欢热闹,去府城县城次数不多,这郑村长怎么听谢卫华说姓谢,就称她苏二姑娘?
    不过,两人没感觉到对方有恶意,郑村长自己打开院大门,谢卫华把马车赶进院里,按村长的指点把马车倒车停在空的倒座房,把马车里的篮子提下来
    谢卫华把篮子交给还在傻呵呵笑的郑村长:“郑村长,我们中午打的猎物没用完,交给厨房用了吧”
    这村长初看精明能干,相互介绍后人变傻得不忍直视,谢卫华心想
    郑村长接过篮子,交给探头探脑的壮小子:“拿去给奶奶,去把你爹叔叔们叫回家,再去叫叔公们来陪客,快点”
    壮小子接过篮子,应一声跑走
    作者有话要说:  患了拖延症晚期,不好意思了,大家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第360章 郑家的感恩
    谢卫华夫妻俩刚被村长迎进堂屋,还没坐下,呼啦啦从外面拥进来一群人,男女幼儿皆有,全炯炯盯向苏叶,虽没觉到恶意,可这样被人狂热盯着,苏叶浑身不自在
    谢卫华把妻子护在身后,看向村长,开口:“郑村长,这是何意?”
    郑村长呵呵笑道:“谢老板,别在意,我们全家对苏二姑娘仰慕许久,这一见到本人,太激动了,呵呵”
    郑村长转向人群:“年长的留下,其它人都出去,义文,去看你娘水烧开没,上茶”
    “是,祖父”,人群中一青年应一声转出去,随后除了五个中年男人,其它人又呼啦啦出去了
    谢卫华和苏叶看得云里雾里,郑村长招呼他们坐下:“谢老板,苏二姑娘,请坐”
    几人依次坐下,相互介绍,几个几个中年人都是郑村长的嫡亲弟弟,郑村长郑敬明,年四十八,几兄弟挨个下去都是相隔两岁
    几兄弟长得有些像,面貌端正,都是国字脸,身材壮硕,五官和身高稍有不同,不过一眼就能看出是亲兄弟
    介绍完,对于几人热切的目光,谢卫华笑了笑,说:“郑村长你们这是认识我夫妻二人?”
    郑村长笑道:“久闻二位大名,第一次见,哦,我四弟五弟去年在南丰曾见过苏二姑娘,说来我们家没人不知苏二姑娘”
    苏叶好奇,隔了一个府城,竟有人知道她,她这么有名吗?
    一个妇女来上茶,郑村长等大家喝几口热茶,为他解惑:“我们熟悉苏二姑娘,是因为叶家,苏二姑娘的舅家,这事说来话长,二十多年前我二十多岁,先是江南发大水,之后两年这边干旱兼蝗灾,粮价大涨
    我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四个弟弟一个妹妹,那时难啊,钱买粮食花光了,个个面黄饥瘦,别说几个弟弟娶媳妇了,灾难过去,村里不知能活下多少人,那时我父亲是村长也是族长,愁得睡不着觉”
    村里好多户已断粮,相互扶持之下也坚持不了多久,去城里府城也找不到活,绝望的是有消息传来,朝振灾银子被劫,幸庆的是没多久就传来土匪被剿了,之后又传来土匪南逃,哪里有人被杀了,闹的人心惶惶,之后没多久就听说土匪在福家村被抓
    这是郑家人第一次听说福家村,听说福家村全是两年前江南逃难的灾民,听说虽是灾民,却是相当富有,听说全村人全员练武,无人敢欺,听说
    听说太多,他们也没放心上,因为朝庭发下振灾粮食,只能勉强不让人饿死,家里这么多张嘴
    之前为活下来,还有接济族人,买高价粮,积蓄全光了,老实说生个病都没钱医治,所以家里为挣钱奔波,哪有闲心去管听说什么
    熬过那一年冬天,春天雨水不够,麦苗长的稀稀拉拉,郑敬明依然清楚记得自己当时绝望的心情
    三月,官府发下玉米和红薯种子,并发公告怎么种
    新的种子,村里人又疑虑,许多人不想种,父亲差他们到府城打听,得知官府说的收成是真的,父亲排除异议,领村里人把种豆子杂粮的地全换成玉米和红薯,官府发的种子不多,这些地够种了
    当年麦收,免了田税,卖粮食交了人头税,剩下少量粮食,加野菜,青菜,也只能维持两个多月,地里的两种绿油油新作物是他们的命根子
    郑敬明记得当时全村种这两种作物的地里没一根杂草,据说爬地上的红薯叶子可以摘来吃,当时怕摘来影响地下结果,无人敢摘,熬过夏天,到了秋天,玉米成熟,收获时,全村人都哭了,边哭边掰玉米
    郑敬明记得自己也边哭边掰玉米,家里三个幼小的孩子冬天不怕饿肚子了,他也不用时刻担心孩子会夭折
    当晚郑敬明起夜,经父母房间外面,听做为村长的爹在压抑的哭,年轻郑敬明在黑暗中站立了很久
    收完玉米,收红薯,甜糯的红薯无人不喜,能填饱肚子,他们无比感激官府发下种子,之后他们听说这两种粮食是福家村人种出来的,这次听到福家村,他们上了心
    灾年一过,婚姻嫁娶,孩子陆续出生,家里人口剧增,各种支出加倍,农闲出去打短工不可避免,县城找不到活,除了老大,他们兄弟几人和族中壮年结伴去府城找活
    郑氏十几人在府城的第一份活就是在府城西南给苏东家挖下水道,从挖下水道到砌下水道,从拆房子到建起房子,修路,铺街道,挖房子排水沟,装修房间
    两年多那片房子商铺建起来,他们从临时工到长期工,从没一技之长到熟练工,学
    会了很多技能,知道了怎么建房,甚至从只认几个字到能会看话本,会画建房图
    他们和福家村的人混熟,特别是叶家父子,他们知道了玉米和红薯最初种植,知道了厉害的苏二姑娘,会打猎,能射土匪,会种田,会
    他们回家和家人说了,家里人都觉得苏二姑娘是他们真正的恩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