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钟又轻轻拍拍他的肩膀,喟叹一声,然后走了出去。
最重要的是安全生存。
他回味着况钟的话,记忆中浮现许多场景。
自小时,他们就经常迁徙,往往在一个地方住几天,就要迁往另一个地方,况钟还经常不在家,家中只剩下他们兄妹两人相依为命。况夫人是在生下况毓几天后得了产后风去世了,况钟也再未续弦。
记忆中还有一场惊心动魄的场景,是大火,能吞噬一切的大火,况且和妹妹就在大火中惊呆着,然后记忆倏然而止。
选择性遗忘?他在心中判断了。心理学他不懂,失忆这类的美剧看多了,也能懂些皮毛。
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而且是很悲惨或者特别惊悚的事,此后他们一家人就辗转迁移到了苏州府,遥望陪都南京。按况钟的意思他们家只有在隐藏中期待。
为何要隐居?记忆中没有答案,或许是某种选择性遗忘。此事唯一的后果就是况毓自小就不快乐,只有在家人面前她才能如常,况钟因此对女儿多了一分担忧和疼爱。
况且心想,看来家族一定有不能为外人所知的隐秘,低调而不外露,这倒是符合自己的身份。
生存第一,注定是自己以后首要的人生法则。
就原主记忆中所及,况钟这几年倒是没有出过意外事故,也就是说,他绝不可能是后世瞬移过来的。
他大松一口气,可别要后世人瞬移到大明朝,然后来个同室父子相残的人伦悲剧。
他把临摹的字放在床上枕箱里。
明朝人的枕头其实是一个细长的木箱,当然也有用布做,里面塞满柔软的东西的,此类很少。不管怎样,枕头都是木箱,靠着头的这一侧有布垫而已。
枕箱是藏私密东西的最好地方,只有家人才能进入自己的卧室,外人即便是朋友,也就是在客厅应酬,这一点跟后世人喜欢向人炫耀自己的卧室正成反比。
他听到外面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急忙上床躺好。自己以后就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生存第一,生存不易。
潜入大明朝的间谍,他想想都可笑,间谍在明朝应该怎么说?对,是细作,一般只有军队打仗时才有,其实也就是后世的侦察兵,跟专业间谍还是两回事。
进来的是况毓,她轻轻走到床前,眼睛瞬也不瞬的盯着他看。单只这一个动作,却令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柔情,他感到,窗前咫尺的小姑娘就是他亲妹妹,而不是别的。
他是独生子,当然他们那一代基本都是,还从未有过这种感觉,尤其是脑中浮现出的那一幅幅兄妹相依为命的情景,他慢慢入戏了。感到那些场景已经不是别人的记忆,而是自己亲自经历过的。
况毓看了一会他,然后同样轻轻的走开了。
他睁开眼睛,感觉眼睛已经有些湿润了。有个妹妹真好哇,如果还是个懂事的妹妹,那就是人生的一件幸事了。自己以前怎么一点没意识到呢?凝神享受着穿越过来的第一件美事,况且心境一下子疏朗起来。
况毓前脚刚走,又进来一个人。这人身材高大,虬髯满颊,一双满是老茧的手掌。他认得出,这是况家的药房伙计纪五,也兼马夫。纪五出身穷苦,家里也没给他起名字,排行老五,就叫纪五。
纪五和刘妈都是况家来到苏州后才雇佣的,刘妈早年死了男人,孩子也夭折,其后一直给人帮佣生活。况钟雇用他们就是看重他们身世清白简单,绝不可能是对头派来的。
况家有辆马车,平时不怎么用,况钟出诊,近路就步行,远了就租轿子,只有出城才会坐马车。这辆马车都是用来从大生药铺往回拉药材用。
然而,况且的记忆中,这辆马车就是半个家。前些年,况且和妹妹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马车中度过的,各地迁徙,颠沛流离,况钟就是车夫。一家人就在马车上各处流离。
“少爷,您没事吧?我刚拉货回来,也刚听说。”纪五上下看看他的脸色,放心的大声说。
他摆摆手笑道:“没事,明天就好了。”
“那就好,少爷,以后药房这些粗活您就甭干了,要不要我这个粗人做什么?您啊就是给病人诊脉开方拿笔杆子的人,哪里是干粗活的。”
“你这个老货进来做什么,少爷正歇着养病哪。”刘妈闻声赶紧进来呵斥道。
纪五看到刘妈,居然满脸涨红,好像做了错事的小孩子,急急巴巴道:“我……我就是来看看少爷。”
记忆中,纪五对刘妈有些意思,刘妈却看不上他,弄得他天天单相思。每天看到刘妈的影子就发呆。
“你看过了,赶紧出去,别影响少爷养病。”刘妈打开门,用扫帚向外轰。
纪五急忙向外走,边走边回头说道:“好,好,等少爷好了我再来看您。”
“少爷好了用你看什么?”刘妈不耐烦的把他轰出去,满脸的鄙夷不屑。
他心中暗笑:同是佣人,也分三六九等,还是一个看不上另一个,阶级斗争在明朝也很激烈啊。
“少爷,您好些了吧。”转过头,刘妈满脸是笑地看着他。
“好多了,谢谢刘妈妈。”
细看刘妈,估摸年轻时也算得上是个美女吧。况且这样想。
晚上,他又喝了碗药粥,感觉身体愈发有力,同时却也感觉出这不仅仅是食物作用,更多的是“况且”的记忆正在深入这身体的每个细胞、每一根神经,似乎要夺回主动权。
随着时间流逝,这迹象越来越强烈。况且对身体的掌控、对记忆的触发也都越来越自如。
掌灯后,况钟走进来,看到他的脸色,微笑一下,但还是给他细心诊脉,然后才大松口气,笑道:“嗯,药气都祛除净了。不要小瞧这点药气,要是存留身体中,也难保将来不作怪。”
他点点头,药就是毒,要是存留身体中不祛除出来不做病才怪,问题是他其实根本没被药着。这点就不能明说了。
况钟又看看桌上的书,然后道:“今天就不用背书了,其实这些书你也背的差不多了,就是《汉书》还略嫌生涩,《汉书》一定要背熟,功用无比。东坡天才纵横,古今无两,发轫也就是这套《汉书》。想当年,东坡手抄三遍《汉书》就能终生成诵,你当然无法跟这等绝世天才比,那就手抄个三十遍,三百遍也就差不多了。”
听到这里,他感觉脑子有些不够用,不知该当如何回答,只能恭敬的点头应着。
况钟的手又摸向一本厚厚的书,有些厌烦的说:
“这些墨卷其实都是无用物,误人子弟也遗害无穷,只是当今就行此八股,也算是天生劫难。你也不能完全免俗,这些墨卷也还是要熟悉些。为父的意思是你今明两年就去应苏州府的秀才试,等你二十岁上再去南直隶应举人试,不管哪一年,中了举人也就到头了,决不要去应进士试,决不要做官,这一生一世都不要做官!”
说到最后,他已经是声色俱厉了。
“明白,孩儿一定牢记父亲的教诲。”他点头答应,心理却是一片茫然。
况钟走后,他拿起桌上一本篆字封面的线装书,当然所有的书都是线装书,硬壳装订的书籍要几百年后才出现。
汉书。这两个篆字他当然认得,随后心中狂喜,这居然是汲古阁版本,这可是珍贵书籍。但转瞬又想,汲古阁出品的古籍固然较一般坊间书籍昂贵,在当时不过是善本书罢了。
汲古阁是江苏常熟的一个藏书阁和私人印书店,当然,以前印书都是私人的,没有公家出版社这一说。只是朝廷有时也印制大型类书,比如永乐大典,清朝的四库全书,这类大型类书就不是私人所能承担得起的。
他脑海里浮现出这些,随后才慢慢把思绪拉回来,拿起桌上的笔墨、纸砚等物事一样样看着、抚摸着,慢慢的,他对身边的桌椅、书柜也都有了感情似的,环顾四周,一股与生俱来的熟悉感、亲切感潮水般浸染他全身。
在这一刻,他就是况且,百分之百的况且,不再是那个许明。除了心中还有一个强韧无比的念头:完成那个听起来高大上,想起来很莫名其妙的任务。
自己是况且了,那么,那个21世纪的兄弟呢?也不知道他咋样了。
他有些呆了,眼中不禁流出泪水,心中却有庄周梦蝶似的荒唐感觉:不知是21世纪的许明覆盖了明朝的况且,还是明朝的况且覆盖了21世纪的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