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很快饭就端了上来,顾宁昭还拿不好筷子,得人喂,他不要奶嬷嬷,只黏着姜棠,幸好吃饭是好好吃的,姜棠也就喂了。
    顾宁昭是头一回吃生煎,壳是脆脆的,皮还是薄的,不是以前吃的那种包子皮,无论是鲜嫩多汁的肉馅儿还是软软的粉丝馅儿,都好吃。
    他都没吃小馄饨,就着白粥和半个咸鸭蛋黄就全吃了。
    一个人吃了四个包子大半碗粥,姜棠怕他吃得多夜里不好消化,就不让吃了,顾宁昭也没再要,仍是眼巴巴地跟着姜棠。
    姜棠就把这孩子留屋里睡了。
    睡前她问了问盛哥儿怎么样,凝珠说哭了一次,已经吃过了,这会儿正睡着。
    四个月大的孩子,每天除了吃饭就是睡觉。
    姜棠道:“隔半个时辰就去看看。”
    她和云氏交情不深,估计两个奶嬷嬷来时还被敲打过,不能添麻烦添乱。姜棠怕因为这个,盛哥儿有不舒服的也不和她说,平白耽误了。
    既然答应了照顾两个孩子,那就好好照顾。
    她记得书里出事后,侯府沉寂了许久。
    好像也有几日牢狱之灾,不知道如今躲不躲得过。
    两个孩子送到顾家无人知晓,府中丫鬟各个嘴严,姜棠提前过上了带娃的生活。
    昭哥儿虽然黏人,但也懂事,姜棠若有事出门,他便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
    姜棠本来就很喜欢昭哥儿,如今更喜欢了。
    过了二月,天气渐渐暖和,三月初清明节后,各地陆续准备春种了。
    家里如今有三个庄子,春种也得费事。
    而春种前,又得登御凤山祭天,祈求今年风调雨顺。
    去年是秦王祭天,虽然及祭礼出了事儿,但去年收成还不错,各地也没大雨大旱,老百姓有余粮,官员能交差,便彻底把这事淡忘了。
    安庆帝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自然登不了御凤山,今年谁代皇帝祭天,估计谁就是未来的储君。
    初三,安庆帝指定了祭天人选,道燕王赵禛逢凶化吉,人品贵重,是以主持祭天大典。
    只要把后面的几个字换掉,这道圣旨完全可以变成立储的圣旨。
    以往朝臣还会胡乱猜测安庆帝的心思,但如今心思已经摆到了明面上,无论是等燕王回来还是让他主持祭天大典,都能说明安庆帝属意的人选。
    祭天大典在三月初五,礼部加紧赶制吉服、准备祭典用的东西,一众大臣也准备一同登山,倒也是有条不紊。
    赵耀猜到祭天的人会是赵禛,他能看出安庆帝的心意,而钱松明还在岭南,回来还得些日子。
    不到万不得已,赵耀不想走最险的那条路,可所有人都在逼他。
    韩文柏觉得再等下去,难道要等立储君的圣旨下来,让燕王名正言顺继位?到时候真就只能俯首称臣了。
    好一点的话秦王能去封地,但有岭南事在前,韩文柏不信燕王能轻易揭过此事。
    若是逼宫,让皇上写下圣旨,就算名不正言不顺,只要秦王能坐上皇位,史书还不是由着他写。
    韩文柏也是为自己考虑,他做下不少事,跟秦王绑在一条船上,大不了赌一把。
    赵耀问:“顾见山回西北了吗。”
    赵耀派人一路跟着顾见山,传信回来说人已到寮城。
    赵耀道:“等祭天之后再行事。”
    也多亏了封王,可以养私兵,明面上每位皇子能养两千精兵,但赵耀在各地养的兵加起来有一万,一万对上三万是不够看,可皇城守卫羽林军首领是他的人。
    没有一搏的能力赵耀不会冒然行事,几日工夫,各地的私兵就能进盛京城。赵耀心里做好了打算,赵禛不会放过他,不做是死,做了还有一搏的机会。
    三月初五祭天大典,赵禛领百官登御凤山祭天,祭礼无比顺利。
    安庆帝上朝时又夸了燕王。
    次日,盛京阴雨,老百姓们开始准备春种了。
    姜棠如今有三个庄子,其中一个还有做粉条和豆腐的作坊,庄户姓周,做主的叫周正明。
    这一年赚的银子也不少,做出来的豆腐粉条除了供给火锅店的,剩下的就走街串巷去叫卖。
    一家每天能赚一钱多银子,一个月下来也有三四两。
    本来姜棠就是东家,如今更恨不得把她当祖宗供着了。
    钱是好东西,现在别说种七亩地的菜了,就算全种上,周正明也没话说。
    成亲之后姜棠还没来过这儿,她对周正明道:“旁边的庄子也是我的,你跟着去说一声,种什么怎么种还按照去年的来,我还打算弄个作坊,也一块儿说清楚。”
    周正明知道这是让他管事的意思,他道:“大娘子放心,包在小的身上。”
    做豆腐和粉条的作坊用不了太多的人,姜棠打算摸清那边的性子后再弄个作坊,做些土豆粉什么的,也能做成小吃摊。
    这两个庄子加一块儿有一百三十亩地,附近离远点还有一个庄子,是长宁侯府的,是熟识,可以过去打个招呼。
    周正明知道怎么说,就跟去年似的,他问姜棠可要在这儿住一阵,“春日里有野菜,河里的鱼也鲜,大娘子在这儿住一阵子,也好让我们招待招待。”
    庄户都挺感激姜棠的,给钱的是大爷,带着他们赚钱,加上养鸡的,可比经管地赚的多多了,心里就想着回报一二。
    若是自己,姜棠住也就住了,但家里还有两个小的,在外头她不放心。
    姜棠道:“住就不住了,你们忙,别耽误春种。”
    周正明连哎了几声,“大娘子放心吧,绝对好好种地种菜,不过野菜和鱼一定得带着,特别新鲜,盛京城没这些。”
    给姜棠的都是选的最好的。
    姜棠没拒绝,又问了问作坊可缺人手,周正明不好意思道:“人手倒是不缺,可四家,卖两样东西,不太好做。”
    盛京城就那么大,周正明还有儿子,一家就能把城南城北跑完,四家算是抢生意的。
    街上卖豆腐粉条的也不少,抢生意的更多。
    就算能多做也卖不出去。
    姜棠想了想说道:“我铺子里还缺鸡肉,你这儿看看,要不就直接养鸡,不过养的多了,就不是几十只那样简单了。”
    庄子是养了鸡,不过一家几十只,而铺子里每天都能用几十只鸡,还有买烤鸡肉的,庄子里的根本不够。
    这儿没有大规模的养鸡场。
    想吃鸡的人出门买一只很方便,姜棠连几百只几千只养鸡的人都没见过,铺子里买鸡还得去各个庄子收,也是麻烦。
    周正明若做得来,肯定比做红薯粉有赚头。
    周正明也不敢立刻应下,他家养了四十多只鸡,每天鸡蛋就有三十多个,但是养上千只和几十只不一样。
    家家都会养猪,都知道杀猪赚钱,但怎么不家家养那么多头呢。
    周正明道:“那我回去琢磨琢磨。”
    回到府上,姜棠就被顾宁昭扑了个满怀,跑的歪歪扭扭,姜棠赶紧蹲下,顾宁昭道:“棠姨,我好想你……”
    姜棠道:“给你带了好吃的回来,没让昭哥儿白想。”
    顾宁昭更高兴了,晚上吃了两个碗野菜馅儿饺子,还有一碗鱼汤,肚子圆滚滚的。
    从庄子带来的野菜不少,姜棠爱吃这个,新鲜,加上厨娘手艺好,连着吃了两天。
    等到初九,姜棠终于吃够了,打算让管事明早去买点新鲜菜去。
    却听门外凝珠急声禀告,“大娘子,外头好像出事了。”
    姜棠心里一紧,问:“怎么了?”
    凝珠心怦怦跳,勉强稳住道:“李管事说外面有很重的脚步声。”
    很重的脚步声,那不是一个人。
    姜棠看顾宁昭还睡着,让凝悦在屋里守着,自己穿好衣服出屋。
    正院离外墙还有一段路,她这边什么都听不到。
    第116章 成亲后的第五天
    姜棠换好衣服就去了前院, 一路黑漆漆的,只打了个昏黄的灯笼。
    府内各条路上的灯笼已经全熄了,就是怕有人从外头瞥见里面的光亮, 李管事派人守着正门和东南西南角的侧门,虽把事情安排好了, 可人还慌慌张张的,见姜棠来了, 压着声音道:“大娘子仔细听,外头像是有大波大波的人过去。我从门缝里看着,宅子外头也有人守着。”
    一共三个门, 每个门口都有两个人,腰间挂着刀, 都五大三粗的。
    人既没往里闯,也没敲门,但也足够让人害怕的了。
    这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啊, 李管事还从没遇见过这样的场面, 心里慌的要死。
    姜棠道:“无论如何都守着门,院墙也让人巡视着, 带点防身的东西, 千万别让人闯进来。点金乌金呢,可有大叫?”
    李管事擦了擦额头的汗,“这倒没有,点金乌金一直在哼哼。”
    两只狗很通人性,也挺聪明, 许是知道外头人多, 喉咙里一阵一阵低吼, 不过声音很小, 但外头人应该听不见。
    姜棠道:“除了正门侧门留守还有院墙巡视的小厮,其余人都到安泽院去,丫鬟们嘱咐好,谁也不许大声叫嚷。今晚外面无论是谁敲门,都不许开。先清点一下府中还有什么吃的,清点好去正院回话。”
    安泽院是正院旁边的院子,这会儿人得聚在一处,也省着有蠢的想跑出去。
    人吓傻了什么事儿都能做的出来。
    这会儿姜棠又想起顾见山了,只是他人在西北,如今府中已是他庇佑的结果了,剩下的都得她自己来。
    还是提前了,书里是后半年,这刚三月份。
    姜棠告诉自己要稳住心神,下边的人才能稳住,“告诉下边人别害怕,万事有将军呢。”
    顾见山这名字就不同凡响,也能安定心神。
    姜棠吩咐好,又匆匆回了正院,她让凝珠把盛哥儿抱过来,盛哥儿就住在正院的厢房。
    顾宁昭已经醒了,睁着眼睛呆呆地坐在床上,睫毛湿漉漉的,好像下一刻就要哭出来了。
    一见姜棠,顾宁昭就伸出手,他来这儿半个月了,每天都想娘,可来时陆锦瑶已经和他商量好了,是过来陪棠姨,就算想家里也不能吵着回去。
    姜棠对他好,又有奶嬷嬷带着,顾宁昭心里想也说不想,可今儿心里就特别特别害怕,心就好像要从喉咙跳出来了一样。
    姜棠来了,顾宁昭的眼泪就止不住了,“棠姨你去哪儿了,我好怕呀,我想我娘了,呜。”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