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仔细想想,那日情状皆是有迹可查,她只是存了些小女儿心思罢了,而他却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揆度她。
    祝苡苡是不一样的。
    她和那些奸猾恶心的商户是不一样的。
    孟循心中莫名生出些恼意,他待她,应该更冷静一些的。
    清脆的敲门声,打断了孟循的思绪。
    “进来。”
    是在外头伺候的竹青,孟循院中,也就竹青一个伺候的下人。
    一来,他不习惯过多纷扰,二来他也不需要那样多的奴仆。
    在温暖昏惑的烛光映衬之下,孟循清冷的神色也添了几分烟火气,不再那样冷峻淡漠。
    原本还算惴惴不安的竹青,此刻也平静了许多。
    他端着朱漆托盘,上面装着一只海青色的小碗。
    半个月前东宫太子又派太医院的院使来了府上请脉,说是关心孟循的身体,实则也存了几分试探之意。
    太子欲将孟循纳入麾下,几次三番屡屡示好。
    孟循却并未有所表示。
    他除了刑部衙署,待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皇帝身侧,身为天子近臣侍奉天子的侍读学士,他又怎会不懂皇帝喜恶。
    皇帝一向最厌恶朋党结交,即便做这事儿的,是未来国君东宫太子,也是如此,虽说皇帝没甚反应,像是习以为常,但私下以对太子的诸多做法有所不满。
    在南书房也忍不住发了几次脾气。
    太子却并未因为皇帝的容忍而有所顾忌,反而认为自己的父皇是认同自己的,于是行事更无顾及。
    孟循想,兴许不只是太子,太子门下的幕僚,太子的母族,想必都是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帝位唾手可得。
    太子还需要一个能够揣摩帝心的弄臣,他孟循便是这个最适合的角色。
    但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他不愿意卷入党争。
    他因为查案受伤的事情众所周知,太子本着君臣之礼,遣御医前来看望也无可厚非,无可指摘,反倒是博得了宽厚臣下的贤名。
    御医查过脉之后便开下了一副方子,嘱咐孟循好生调理,兴许有助于恢复记忆。
    但于现在的孟循而言,记忆是否恢复已经无关紧要,他甚至不愿意在这事上过多纠缠。碍于情面,他便吩咐竹青,如果他宿在家中,就去煎药,如果不在便不用在意。
    竹青在他面前待了四年,做这些事情还是不在话下。
    在目光触及那竹青色的小碗时,孟循的神色有片刻怔了,他原本想让竹青将那药倒掉,可话还未出口,他便改了主意。
    “端过来。”
    竹青应了声是,赶忙将药端了过来。
    凝眸望着那漆黑的药汤,孟循有片刻失神。而后他端起海青色的小碗,喝完了那碗药。
    竹青正欲离开的时候,孟循叫住了他。
    “这只碗,哪里来的?”
    看着孟循那双眼,竹青哪敢有所隐瞒。
    “是夫人的,当初大人您叫我把这只碗还回去,夫人说不要了就留在这。”
    话一出口竹青就后悔了,两人已经和离,上下伺候的人都知道。
    这会儿哪能叫夫人呢?
    哪知孟循却并未有所反应,像是不觉得他的称呼不对,只轻描淡写的嗯的一声。
    “这只碗,好好收着。”
    心绪纷杂不宁的时候,孟循总习惯练字,写字能让人静心。
    半个时辰过去,他心中再无杂念。
    他等来了深夜归来的墨石。
    墨石一身黑衣劲装,穿袭夜风而来,身上还带着丝丝冷意,但他却并未有所反应,面色如常。
    “廖御史和薛侍郎半月前私底下有所往来,廖御史新纳的妾室,是薛侍郎的夫人张氏送过去的。”
    孟循面上了然。
    他早知道都察院中的廖御史并非周御史那般刚正不阿的人物,廖御史平日里多在纠察百官形态仪貌处下功夫,少有谏言朝事。
    可就这样一个人,昨日竟在早朝时谏言皇帝,彻查江宁提督织造太监贪腐一案。
    提督织造太监,是内廷司礼监的外派差事。因为近年来天灾横行,国库空虚,皇帝也有意让这些外派的太监收刮些银钱,充盈国库,当然了,面子上总要圆的过去,事也不能做得太过分。
    士大夫皆要脸面,于是这事,便落在了无谓脸面的宦官头上。
    古往今来,江宁苏杭三地皆是富庶之地,适当收敛些钱财,充盈国库,也没什么可说的。即便是你中饱私囊,只要别将事情做得太过难看,上下都过得去,便也不会有人去追究。
    也就是几年前,苏州那边的提督织造做得过分了些,收刮了不少钱财,纳入了自己囊中,不顾百姓死活,逼死了不少纺工,苏州府百姓怨声载道,事情闹得太大,引得周御史在太和殿前死谏。
    皇帝震怒,随即革了那宦官的职,立刻找了个人顶过去,此事才算平息下来。
    这也就安静了两三年的功夫,居然又有人重提此事。
    这是满朝上下心照不宣的秘事,好好的,也不会有人提这事,但既然提了,也不能不管。
    总得派人去查,查过之后朝廷也该有所反应,革职查办还是如何,总会有个态度出来,以正朝纲,以正所谓清廉之风。
    在礼部侍郎薛京的一番提议之下,这事落到了孟循头上。这又算不了什么好差事,容易得罪人,也未免能谋到什么好名声。
    因为替陈将军翻案的事情,他毫不意外的得罪了礼部的那位薛侍郎。
    只是这事头起的有些蹊跷,孟循不免得有所怀疑。他便遣了墨石暗中查探薛京和廖御史两人之间的关系,果不其然,两人私下早有勾结。
    孟循倒并不怕得罪司礼监。
    他时常在皇帝身边待着,对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秉笔太监关系不睦也有所耳闻。那江宁提督织造是掌印的亲信,若真有贪腐的事在,想必其中大部分钱财也是落入了掌印手中。
    他若能将两人关系运用得到,倒也不至于引火烧身。
    孟循合着眸子微微点头,“我知道了。”
    墨石恩了声,正欲离开时,孟循却突然叫住了他。
    “她可离开京城了?”
    孟循知道祝苡苡的路引有问题,不管她是走水路还是走陆路,都注定会被拦下,让她去补齐路引,也就是说,她不可能如此顺利的就出了京城。
    最快的话,也该是明日才能离开。
    尽管孟循没有刻意去打听她究竟住在哪间客栈,但他知道,她不会那样顺利的离开。
    闻言,墨石面上稍有犹疑,“夫人已经离开了,昨日便登船离开了码头。”
    孟循抬眸,稍有意外,“是谁帮她的?”
    她不可能只靠自己就在昨日离开,除非是有人出手帮忙。
    “广平侯世子,韩子章。”
    “也对,他是京卫指挥使司同知,有他的印信,她便能轻易离开。”
    只是,这广平侯世子,怎么突然有了闲暇,去帮她。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与她争吵的那日,起因便是韩子章。
    孟循不明白韩子章为何几次三番的要纠缠于她,更不明白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
    祝苡苡是他的妻子,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会是,他还好好的活着,轮不到旁人去觊觎他的所有。
    就他所知,礼部那位薛侍郎有意要与广平侯府结亲。
    薛侍郎打的一手好算盘,大女儿嫁给五皇子,小女儿,现下已经十九岁,却迟迟没有定亲,便是一直在等着韩子章。
    不过似乎神女有梦 襄王无意。
    但雷霆手段的韩子章并不怎么擅长应付这位薛家的小女儿薛雪,大多时候都是敬而远之,远远的不愿搭理。但薛莹雪却颇有其父之风,并不把小女儿的矜持放在心里。
    韩世子那般高枕无忧,总该有些烦心的事才对。至少得让他体会他的万一。
    孟循让墨石候着,自己休书一封,吩咐他明日交给费昇。
    墨石离开之后,孟循突然生出些恍惚之感。
    像是这样的情绪,他曾经也有过似的。并且引起他这样莫名情绪的人,也是韩子章。
    这似曾相识,极为熟悉的感觉,让他烦闷又困惑,头疼的厉害。一时不查,他将书桌旁的茶盏打翻,杯盏碎裂的声音,引起了门外的竹青注意,竹青匆忙进来。
    孟循招了招手,“无事,待会收拾一下就好。”
    也不知是不是喝了那药的缘故,他头疼的厉害,再看不下任何东西。即便歇了一夜,那疲惫之感也未能消退多少。
    他兀自换了官服,外头伺候的小春端来厨房准备的早食。
    孟循叫住了小春,随口吩咐她去泡一壶浓茶。
    他没有胃口吃任何东西,但去衙署上值,还需要打起精力应对。
    小春听见,先是低头称是,随后转身打算去拿杯盏泡茶,只是在离开的下一刻,孟循叫住了她。
    小春乖觉的转过身来,向孟循行了一礼,“大人还有何吩咐?”
    祝苡苡虽然离开了,但以往在他院里伺候着的小春小秋两人,孟循却并未让她们离开。
    他不需要人伺候。
    但是她院子里的花草树木都需要。
    他希望,等到她明白,回来之后,屋里的陈设一如她离开之时。
    小春小秋跟了祝苡苡四年,对她的癖好习性都有所了解,也晓得怎样照顾满院的花草,没有其他人比她们更适合。
    小春今日和往常没什么区别,这是那鸦髻上簪着一只东西,他觉得有些眼熟。
    他一定见过。
    以小春每月的月钱,她决计买不起这样的如意金镶玉累丝簪子。别说是一个月,小春就是不吃不喝,攒上几年,也未必买得起这样一根发簪。
    孟循不喜太多人伺候,原因有二,其一他习惯清静,其二院子里多了人心复杂,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是值得信任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