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跟林昙谈营销的时候,他们都想给自己的演员争c位, 都想搞个大新闻之类的好好炒作一番,结果全被林昙否了。
大家还不服气, 要坚持己见,然后林昙就掏出了合同, 原来早在签约伊始, 林昙就防备着圈里演员们搞事情, 限制条款都明文写在合同里了,两方这才不得不消停,同意了拍海报、做宣传时林昙想主推谁当c位,就主推谁。
林昙也是趁早,15年整体风气还没有后来那么极端,这才钻了演员经纪方的空子。
她可不想好好出一部剧,最后被演员们把观众的关注点闹偏了,要是被演员把剧炒臭,踩着剧热点上自己的位,那就恶心了。
她自己工作室做的第一部 剧,就希望纯粹的做内容,不想撕逼也不想搞大新闻。
结果就是,林昙证明了,只要剧做的好,内容好,故事好,角色好,演员们不需要炒作,不需要搞事,观众的关注度也会爆。
大家讨论剧内容的积极性极强,进而会讨论演员的演技、长相等,然后自然而然的成为演员的粉丝。
没有大绯闻,围绕项目本身,照样能红。
这才是正道。
被林昙挖过来做宣传负责人的张青看着营销数据,一边高兴的坐不住,一边又忍不住对林昙道:
咱们这次收效很好,但林总你得知道,娱乐圈的营销一向是不怕被骂,就怕没声息。你可不能因为这次的成功,就完全拒绝负面营销啊。以后咱们做剧,要是需要炒cp、炒负面新闻搞争议,也还是得搞的。
林昙给张青夹了块儿肉,没有立即接他的话,等又吃了一会儿,张青情绪稳定下来,才开口道:
这次营销的成功,靠的可不是运气。
这世上营销手段很多,的确有越吵越红的,大多数人可能也的确都用过负向营销。
但这是我的工作室,那我就可以要求在我这里没有。
如果我提前2年就去给小说铺市场,做出圈,帮他卖各种版权造势,养用户、固粉丝。用最好的团队做剧、做内容结果付出这么多,最后还是要靠吵架,那我看我也还是不要做剧了,大概根本不是那块料。
张青被林昙说的哑口无言,张嘴想争辩两句,又被林昙打断:
我觉得,我们这些内容人,还是要有一些社会责任感的。我们产出的内容,可能会对一些年轻人造成影响,哪怕负向炒作只是搞一部分人的心态,我也不想。
做点让观众开心的事、觉得幸福的事、觉得有趣的事吧,哪怕多支付一些成本,也一定是值得的。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止有成功,还有口碑和一张脸皮。
张青挠了挠头,可以这样吗?
当然,你跳出大企业,来我这个小公司,难道不就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因为承受巨大的kpi压力,而做特别令自己厌烦的事儿吗?既然如此,不如就彻底跟过去做个了断,重新审视下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技术,然后保留一部分能力,丢弃一部分能力吧。林昙笑着敬了张青一杯酒,轻声道:
走进我的工作室,就当重新走回童年,哪怕中二,也捡回一些刚做这行从业者时的初心吧。做一个会被别人说理想主义,但自我认知会非常舒服的成年人吧。
张青胸口忽然就温热起来,他傻笑一声,与林昙碰杯,然后饮一大口酒入肚。
热辣辣的,如他此刻的心情。
一周后,《南安之诺》的游戏上线,影游联动这个词被报道稿件标大加粗。
观众们一边看剧,一边将过度的精力投注到游戏上。
很快,这部剧、这个游戏成了当下最热的社交话题人们聚餐、同路、网聊时谈的是剧,朋友们、同事们一块儿消磨时间则都在游戏里。
王喆为游戏做了非常好的社交体系,可以分享到所有社交软件的群里,有排名、有赠送、有组团、有互助、有称号和小礼品。
一时间,游戏流水暴涨,虽然没在游戏下载平台上花大价钱做投放,单靠这个IP本身的热度,和剧正播放的热度,居然就飙到了游戏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而制作这个游戏的团队,甚至不属于国内最大的三家制作公司的任何一家。
它只是个5人小团队,耗时几个月制作完毕而已,甚至预算都没花多少。
只酝酿了半个月,持续每日霸榜第一的游戏,便在市场上被定性为现象级游戏。
行业内的人开始将影游联动作为主要课题去研究,想要在后面的所有项目里复制《南安之诺》的成功。
甚至有人开始写分析文章,在各大资方论坛活动上做分享课程。
一时间,《南安之诺》项目风头大燥,它给市场带来的新模式和新成就,注定了它即便剧播完、游戏不再维护、小说完结也不会被历史长河淹没。
当从业者们回溯市场模式的版本进阶时,总难免要将《南安之诺》拎出来它将成为一个符号,永远活跃在这个市场上,永远不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