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老人有些失望的收回视线,果然不能有太多期待,一个二十来岁小姑娘,怎么可能知道掌握那么多呢。
    即便如此,傅老面上没有显露,亦没有开口打断,而是坐到她的对面为自己泡壶茶。
    不多时的功夫,初岁岁将整本看完递了回去。
    “写得挺好的,不过里面有些地方不详实,我觉得参考价值不如李之涣的《楚志》。”
    她一开口,傅老就知道有没有。
    尤其提到《楚志》,傅老如孩童般压制不住心底的兴奋,“你看过这本?”
    初岁岁点头。
    她不仅看过,还跟着李太傅私下学习过一阵子,直到后来太傅致仕,才没再见过。
    见此,傅老眼底的光芒闪得更亮。
    原因无他,《楚志》作为研究大楚的重要史料,相当难于破解,且各地翻版不同,残破程度不同,向来是研究的一大重难点。
    就是他这把老骨头,也不敢轻易对外说自己看懂。
    他倒是要试试这女娃,到底什么水平。
    两相交谈,傅老表情时而凝重,时而又扬起大大而满足的笑容,一晃直到傅老太在外催促吃午饭,傅老才惊觉时间飞快。
    也正是如此,傅老才更加喜悦,小姑娘属实是出乎他的意料,很多见解之处都颇为犀利,史料出处也信手拈来。
    今天是捡到宝了啊!
    外面催吃饭的声音又近了,傅老这才依依不舍放下书,问了上午的最后一个问题。
    “岁岁觉得楚文帝怎么样?”
    相处后,傅老的称呼也拉进一步,把她当成自家孩子看待。
    面上一直挂着从容微笑,谈吐自如的姑娘突然哑了言,停顿半刻才缓缓出声:“他不算个好皇帝,但在培养皇子方面无人能及,也算为后来的强大奠定基础。”
    楚文帝就是她的父皇,一个心不在朝野、贪图玩乐的太平皇帝,但他对皇子的教育方面是绝对用心的,请天下之大儒,倾力培养,隔三差五检查考验,知道自己能力不及,便将所有希望寄托在这唯一的儿子身上。
    有些诧异这样回答的傅老顿了顿,联想楚孝帝开创的一片安康盛世,了然点头。
    小女娃思考问题的角度属实不同于常人。
    饭桌上,傅老不自觉又谈到了楚文帝。
    楚文帝在历代皇帝中算是少子的存在,一生共五女一子,除去早夭的大公主和及笄之年因病早逝的五公主,一共存活四人,其中楚孝帝的同胞姊姊经历最为怪异……
    初岁岁面上平静低头吃饭,心底却因此掀起了巨浪。
    地府一日,人间一年。
    她从不敢主动了解那段历史,如此再听,恍如隔世。
    初岁岁午饭吃得心不在焉,但傅老夫妻还以为是早饭吃得迟又多,现下不饿。
    一顿饭结束就是午休时间,傅家二层小楼,老夫妻俩的房间和书房都在一楼,空余房间在二楼,是子女孙辈回来会住的地方。
    傅老太将人领到一间向阳的房间:“这是外孙的房间,刚打扫过。”
    傅家孙辈没有女娃。
    她小心推开门,入目白灰装饰干净整洁,整个房间布置十分简单,除去必备的床书桌衣柜,其他什么都没有。
    她合衣在床边一侧掀起被角睡了进去。
    闭上眼,初岁岁觉察一股清冷的木质香在鼻息间萦绕。
    困意逐渐上头,她进入到梦乡,依旧是光怪陆离的幻象在脑海不断浮现,初岁岁犹如陷入梦魇良久之后才从中挣脱。
    彼时恰好下午两点,初岁岁妥帖整理好床铺,待整洁如未有人来过时,才迈步向房门口走去。
    恰好这时楼梯有声响传来,初岁岁握着门把手开门,一张熟悉面容映入眼帘。
    初岁岁瞪大双眸,几乎是下意识喊了声:“阿年”
    作者有话说:
    小白文,没有逻辑,所有剧情为故事本身服务
    不合理的地方大家多担待
    还有!我女婿马上就要出场啦!!!
    第6章
    睡眼惺忪的少女长发披散在身后,带着初醒时分迷蒙的双眼如小鹿般盈润,软软糯糯喊了一声。
    男人握住门把手的左手一顿,额前薄刘海下的眼眸深沉,尤其在她唤出阿年后,通体不自觉一震。
    初岁岁也十分诧异,伸手揉了揉眼睛再三确认后才猛地想起,这不是她生活的年代,眼前的男人就算再像,也不是阿年。
    更何况,记忆中的少年稍矮些,身材也比眼前的男人要清瘦一些,眉眼带着的少年人独有的英稚,不管何时对她,总是一脸笑意。
    先一步反应过来的初岁岁匆忙向他道歉,表示自己认错了人。
    男人这时也收回视线,嗯一声没有说话。
    尴尬的氛围在两边弥漫,尤其男人高大的身躯堵在门口,丝毫没有让开的意思,初岁岁欲言又止,幸亏傅老太从楼梯口探出半个身子,开口打破两人之间的无言。
    “谨年,你干什么呢,别挡人家小姑娘的路。”
    随后老人向初岁岁招招手。
    陆谨年这才低低说声抱歉侧过身子,让出半条道。
    男人清沉的嗓音在耳边穿过,初岁岁一个激灵
    她小声说了声谢谢,头也不抬的快步跟着傅老太下楼。
    进到书房的路上,傅老太笑着解释方才出现是男人是她家外孙,排老二,叫陆谨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