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两人路过轿厅的时候,还能看见影壁后亮着的灯笼。
这一年以来,他曾无数次在轿厅外王府大门屋檐下等待谢太初的归来。有时候谢太初从道录司回来得早,便能在天暗的时候迎到他。有时候谢太初被太子请去端本宫讲道,便回来的晚一些。
然而无论是何种情况,他都穿着一袭黑色道服,自那个方向,从王府的大门后下马,缓缓踱步回来。
“郡王,可还要再等?”奉安小声问他。
胸口那封和离书显得硬邦邦的,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赵渊垂首道:“还等什么?回吧。”
奉安见他情绪又再低沉,便不多说,推车离开,只是刚入院子,便听见前厅有人隐约通报道:“凝善道长回来了。”
赵渊下意识的便要去前厅,一转轮子就换了面向,轮子撞到了路边的菊花,花盆倾倒,碎了一地,菊花残败,细雪混着泥土铺开一片。
“郡王,您小心啊!”奉安急了,“这大雪天里地上滑得……”
奉安后面的话,赵渊依然听不见了,那个人的身影出现,塞满了他所有的视线,吸走了他所有的神志。
他在摇曳的烛火光芒中走近,像是刚从云外河山中飘临的仙人,连夜色都分外对他和蔼几分,允他披星戴月而来。
“郡王,我回来了。”谢太初躬身作揖道。便是这样简单的话从他嘴中说出来,也像是情人之间的呢喃,让曾经的赵渊每一次等待中的焦虑消融于无形。
……只是现在不会了。
反而有一种苦涩从无奈中蔓延。
他总是有礼恭敬的。
可是看到他的那一刻,乐安郡王总是忘记了这一点。
——怎么会有人真的无情无爱呢,那不过是太初的婉拒、也不过是太初的羞怯。
——人心总是软的、暖的,总有被感动温热的一日。
年轻的郡王曾经如此想。
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傻得可爱,天真得愚蠢。
谢太初的有礼不过是他的性情如此,便是对朝中的大员,对路边的乞丐,他都是这般,让人如沐春风又拒人千里之外。
谢太初修得是大道,是天地之道,是悲天悯人的道,更是自在逍遥之道。小情小爱,无法在他心头驻足。
如此而已。
赵渊低头垂首:“回来便好。”
一时间,只剩下寂静中雪落的声音。
安静的让人心头发颤。
同床共枕一整年的两个人,相敬如宾的犹如陌路人。
只是没容赵渊多想,谢太初依然动了,他将赵临抱着入内院,在偏厅罗汉榻上放下,又为他仔细盖好被褥,这才问奉安:“殿下不曾用膳?”
“等您呢,没吃饭。”奉安道,“等了您好久,一直没等到您人。谁知道您被宁王殿下请走了呀。”
说到最后,奉安有了些怨怼。
谢太初抬眼看看他,又去看垂首的赵渊:“是我疏忽了。殿下见谅。”
他眼神清澈,也没什么情绪,可赵渊却有些不忍心听他说这样的话,连忙道:“不怪你,是我自己要等你吃饭,也并没有提前同你约过。你不用自责。”
他说完这话,又有些难过。
这样子的话,这一年说过很多,这样子的借口,他也替谢太初找过太多。
乐安郡王在京城中颇有些美誉,说他温恭和蔼,平易近人,又善良心软……
只是这样的温和恭顺太多了。这样的为人着想也太多了。多到他被贴上了明理懂事的标签,多到成了一种理所当然……多到成了一种折磨,多到他甚至没有勇气去质问谢太初,明明已经知道自己在寻他,还要随别人离开,为什么不可以早一些回来?
谢太初并不曾感觉到他波动的情绪,只是如常抬手为他号脉,然后道:“我奉太子之命,为殿下治疗双腿。殿下体虚,还应按时用餐。若体格不强壮,双腿更难有站立的可能。”
“我知道了。”
谢太初对奉安道:“将吃食热了请殿下进餐。我这便回自己院落了。”
说完这话,谢太初站起来要走,却被赵渊抓住了袖子。
“殿下?”
“你……太初……我……”赵渊想鼓起勇气,说出和离二字,却半天无法言语。
谢太初瞧他的模样,沉默了片刻开口。
他眉目温柔,语气也十分缓和,可是说出来的话却比外面的寒冬还要冰冷彻骨。
“殿下应知,我自倾星阁而来。当今陛下礼敬修道之人,请我出山,以监国运。更以开放皇史宬,观阅典藏大典为条件,让我为殿下治疗腿疾。”
“我知道……”
“殿下又执拗之极,以皇族郡王身份与我结发,更是惊世骇俗。殿下心意我如何不懂?”谢太初道,“若不是为了殿下双腿之疾,我亦不会同意……只是……”
赵渊脸色转为惨白,抬首看他。
“我自幼修习无量功,无悲无喜,早斩断尘缘。”谢太初道,“这些话,与殿下大婚当日,便已提及。”
赵渊侧坐在罗汉榻上,双肩瑟瑟发抖,眼眶发红。
过了好一会儿,赵渊才勉强笑道:“我记得。太初,只是咱们说好了的,每隔一旬便要行夫妻之事。今日已是到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