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出自兄长之口,实在歹毒至极。
崔萱又屈又惊,不由也怒道:“兄长不过是忧心自己的仕途罢了,何至于开口闭口要扯出整个崔氏?我崔氏人丁兴旺,田宅颇多,兄长横竖也不能如父亲与叔父一般位极人臣了,官位之高低,于家族之兴盛,分明已无足轻重!”
崔淮被她陡然说穿心事,既羞且恨,涨红着脸指着妹妹,一时说不出话来,许久,方冷笑一声,拂袖至案前,提笔于缣帛上疾书,道:“你既执意要嫁给那姓孙的,我自然拦不住你。只是,他若要娶我崔家女,总得付出代价!我这便亲书一封,送会稽去,我倒要瞧瞧,会稽,乃至整个扬州,还有何人敢用他孙宽!”
……
郗翰之自决定要尽快离开建康,便即刻上书天子与太后辞行。
苏后自然要挽留,当即命谒者前去,领夫妇二人于临行前入宫拜别。
阿绮有心要避开萧明棠,却又推拒不得,只得更衣梳妆,与郗翰之一同,随谒者入宫,至宣训殿拜见苏后。
殿中,只苏后一人正襟危坐,一见二人入内,不待其行礼毕,便命宫人设榻。
二人并肩落座,俱是恭敬垂首,并不言语。
苏后端详片刻,稍有感慨地笑道:“阿绮果然长大了,自郗卿归来后,仿佛沉稳了许多。可怜我这老妇,却总还记得你幼时,在这殿中嘻笑的模样。”
郗翰之闻言,下意识侧目,望一眼身边妇人。
如今的她,的确沉稳端庄,于他面前,从未有过活泼生动的模样。
想起那日往同泰寺去时,远远见过的她风姿动人,明丽夺目的模样,他默默收回视线,忍下心底的复杂心绪。
阿绮到底也是在这宫城中长大的,临行前望着此处一砖一瓦,心底自也有感叹。
她抬眸直视苏后,微笑道:“阿绮也还记得,从前承欢太后膝下的时日,实在该感谢这些年来太后的抚育之恩。”
无论太后抚育她,出于何种目的,到底也算将她娇养长大。
苏后望着眼前女郎,眸光复杂,好半晌,道:“如今我倒有些舍不得了,本想教你留下,可你们新婚的夫妻,我这个做长辈的,自不好生生拆散。”说着,她转向始终未发一言的郗翰之,佯装肃然嘱咐道,“郗卿,阿绮于我,可当真如女儿一般亲近,你定要好好待她,日后若我想见她,你可不能拘着她,不教她回来见我。”
此话颇有深意,却是在暗示郗翰之,日后身在外,若朝中有召,绝不可拥兵自重,拒不应召。
郗翰之自然明了,不动声色拱手答:“太后多虑,臣定亲自携阿绮前来。”
苏后对他如此作答颇为满意,遂又问了两句别的事,便拉过阿绮坐到身边,遣他先去:“郗卿,我与阿绮还有两句贴心的话要说,你且先往便殿去饮些茶,稍候片刻。”
郗翰之望一眼阿绮,恭敬起身退去。
殿中一时只余苏后与阿绮二人。
苏后方才还慈和的面目,渐渐变得忧虑。她拉着阿绮的手,语重心长道:“你这孩子,当日我已教你,可留在建康,不必随郗翰之往寿春去,谁知你竟改了主意。”
阿绮道:“太后,那日在寺中,阿绮为了阿秭的婚事,答应了太后,要与他安然共处,自然要做到。”
苏后轻叹一声,道:“你呀,与你父母一个性子,执念颇深。罢了,如此也好,你随他同去,也教我更放心些。他一个寒门庶族出身的,手握兵权,难免生出妄念。你且替舅母好生瞧着他,时时督促着才好。”
“最重要的是,若他当真野心难驯,你定要告知舅母,好教舅母将他除去,你也可早日回来,再挑个合心意的郎君。”
☆、梅岭
话音方落,阿绮稍觉诧异,下意识抬眸望一眼苏后。
她记得,前世也曾到这宣训殿中向太后辞行,太后虽也多有不舍之意,却未曾如此直白地说过要她警惕着郗翰之言行。想来是因自己先前表明对这婚事的不满与对郗翰之的厌恶,反倒让太后不再避讳真实意图。
只是她身为父亲的女儿,即便再厌恶郗翰之,也觉不会因自己的私心而阻他仕途。
毕竟,他的确才能卓著,有雄心壮志,她还盼着他,能如前世一般,领晋人重回中原,一展国威,替父亲实现毕生夙愿。
在苏后一眨不眨地注视下,阿绮静静垂眸,低声道:“阿绮定督促着他,始终将国事与百姓放在心上。”
如此答复,实则是避开苏后话中深意,佯作不懂。
苏后幽深的目光闪了闪,忽而笑道:“罢了,也是我糊涂了,你一年纪尚轻的小娘子,初入夫家,本不该教你担着这些事。且去吧,待得了空,定常领着你夫君回来瞧瞧。”
二人遂又叙了几句话,阿绮方起身退去。
殿外宫人一见她出,忙引着往偏殿去,与等候已久的郗翰之一同出宫城。
二人相顾无言,只一前一后地行去,直至出得宫门,阿绮方登车道:“郎君若还有公事,可自离去,我往梅岭去。”
她话音委婉,却是在暗示他,莫与之同行。
梅岭位于城南,本属郊外,却是块风水宝地,多年前便被先帝指给亲妹妹庐陵长公主做墓地,后来大司马崔恪峤逝世,也葬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