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到此处,她屈膝跪下,抬眸看着裴誉。
    他从未见过女子如此,她乌发如漆,肌肤如玉,容色动人,然则眼底尽是义无反顾的信念:“来大理寺,我只求辨是非曲直,查冤假错案。我愿以性命起誓,请大人信我。”
    真容她进了大理寺,会不会引火烧身、铸成大错?可那种飞蛾扑火般的无畏无惧,裴誉已经很久很久没再见到过了,包括自己。
    成宣见裴誉神色冷峭,不发一语,正盘算还得说些什么好打动这杀神。但见裴誉神情冷峭,淡淡道:“你走吧。”
    成宣如蒙大赦,恨不得拔腿就跑,奈何自己做戏要做足,她起身,恭恭敬敬地弯腰作揖:“卑职谢过裴大人!就此告辞了。”
    她转身要走,又听到裴誉语气凛冽道:“站住。若日后我一旦发现你别有用心,图谋不轨,我定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成宣定了定身,她没有回头,淡然道:“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大人总有一天会明白的。”
    裴誉轻轻吹哨,隐没行踪的暗卫从巷子一侧的围墙上翻身跃下,低头道:“大人有何吩咐?”
    “无行,方才你都听到了。去查查那人的来历,巨细无遗,统统都要汇报给我。”
    要到很久很久以后,裴誉才能真正明白,她今日所说的话到底意味着什么。打从她伪造身份进入岷州府开始,她已不顾一切。纵使前方乃万丈深渊,只要是为了复仇,她也会一往无前。
    *
    成宣出得后巷,火急火燎往客栈方向走。她数次回头,确认裴誉没有跟上来,一颗提起的心才稍稍落下。
    当年顾家惨遭灭门之祸时,她在永安城外数百里的乡郊养病。算命先生在她出生后卜卦后说,顾家小女儿不能放在身边养,父亲便一直隐瞒她的存在,但她却并未逃过毒手。因为不在永安城内,世人又不知她身份,对方行凶更是无所顾忌,也不花心思弄什么失踪案了,纵火烧掉了她所住的宅子,把奶娘和一个伺候她的小丫头都烧死了。
    起火时,她还在外头玩耍。许是奶娘和小丫头死前说了什么,让那群人误以为死的人就是真正的顾家三小姐,没有再追捕她。她独自一人流落荒野,父亲的至交好友,后来赴任岷州府知府的薛尹,找到了她,并把她带到岷州,又为她伪造了成宣的身份。也正是薛伯父举荐,她才能从岷州府诏断刑狱官 ,一跃而至大理寺评事。
    成宣从很小的时候便知道,父亲并不是她一个人的父亲。他是顾淮顾大学士,志以天下为己任,多少毁誉俱所不计①。一切福国利民之事,均是挺然为之②,又怎会抛下黎民百姓,负了君臣之义,只为了追求那海市蜃楼般的天机道?市井之说如此荒诞,想必也是幕后真凶故意放出,扰乱人心,造成顾氏一家仍然活着的假象。
    她苦心孤诣,只为让顾家的失踪案有一天能水落石出,大白于天下。
    即便知道自己是女子又如何?天下之大,不管在哪,即便是大理寺,咱们女子也自有女子的生存之道。而且,任何人都不能阻止她,包括裴誉。
    今日她便知道了,生存之道第一招:卖惨。
    惊魂甫定,成宣才敢放慢脚步往客栈走。
    离开小巷一带,破旧而古朴的院落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街道两旁林立的店肆。风中招展飞舞的旗帜,来来往往的车马,摩肩接踵的行人,四处皆十分繁华喧嚣。
    此时已近日暮时分,夕阳余晖洒落,给眼前这喧闹的永安城盛景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成宣放松心情,正兀自欣赏。此时,街边货摊间有几个蓬头垢脸的乞儿正穿梭来去,他们奔跑嬉闹,嘴里念念有词。成宣本不以为意,可那诡谲怪异的歌词,萦绕在她耳边,挥之不去。
    “披盖头,画红妆,谁人愿娶鬼新娘?”孩童天真烂漫,似是对童谣所含之意一无所知。几个小孩儿你来我往,一唱一和,还拍手齐诵的场景,与童谣描述的阴森画面大相径庭。
    “深宵径,冷月光,女鬼飘荡水中央。”
    “阴风起,夜雾凉,游魂踏遍四方巷……”
    都城里的小孩儿果真与众不同,连吟唱的童谣都如此骇人,听着都教人止不住想象那鬼新娘飘飘荡荡的画面……打住打住,成宣恨不得捂住耳朵,再听下去,今天夜里就要做噩梦了。她急急迈步往客栈走去,把那群小孩远远抛在身后。
    还是早些投宿歇息,明日准时到大理寺报到。成宣思忖着,三法司内抬头不见低头见,也许没两日便会碰着那杀神,自己还须提前想些法子应付他,免得在旁人面前露出马脚。
    *
    次日清晨,永安城宜秋门内。
    宜秋门位于永安内城的西侧,城内的永安河便是从这道城门自外城流经内城。因内城多栽荷花,宜秋门附近所修筑的一道拱桥,便得名“风荷桥”。平素居民入城出城,常经过这座石造拱桥,桥上常年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如今,桥上挤满了围观的都城百姓,有人嚷嚷着说要跑到官府去报信,有人忍不住好奇,想走到河岸边细细查看,更多的百姓一脸惶恐,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在谈论河上所见的惨状。
    成宣本来要到内城东大街上的大理寺报到的,结果也被人流所吸引,推推挤挤间来到了风荷桥下。
    人实在太多了,成宣踮高了脚,也没看出河上有什么所以然。她扯扯前面一位衣着朴素、面相和善慈祥的老大娘:“大娘,您可知桥下发生了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