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月公主跟李丝絮有说不完的话:“父皇降了她的份位,真是罪有应得,我猜要不是他爹在朝中身居要职,父皇一怒之下会将她打入冷宫……”
    看三皇子揉着隐隐作疼的额头,欲言又止的样子,李丝絮知道一定是身为后宫女眷,妄议朝政不妥。
    为了打断月公主这个话题,李丝絮装作第一次出宫,很好奇长安城的样子,将马车的车帘掀开一丝缝,透过车帘缝隙往外瞧。
    这果然也吸引了月公主,她跟着将小脑袋凑过来,看到街市两边琳琅满目的货架,顿时将什么吴嫔她爹在朝中身居要职的事儿忘得一干二净。
    脑子里只剩下糖人、蜜饯、胡饼等诸如类此一堆好吃的东西。
    李丝絮却被街边显眼处立的碑吸引住了:“那边有人在看石碑,师父您昨天提过,父皇有让官府在街道旁设立石碑散播疾效疗方,丝丝刚才瞧见的,是不是您老所说的石碑?”
    李丝絮私下喊孙医正时,一口一句孙老头儿。
    但在有人的时候,还是很给他面子,张口闭口都是师父,您老这种尊称。
    可惜孙医正还沉浸在他得了一方好血玉麒麟做镇纸的喜悦中,完全没有发现他的宝贝徒儿给了他足够的尊重。
    王梓青见他还在摆弄玉麒麟,知道他师父爱收藏的老毛病又犯了。
    “没错,师妹看到的,正是皇上让官府在街道旁设立散播疾效疗方的石碑。”
    说到玄宗,王梓青难掩崇拜之情:“历朝历代将大夫列入三教九流,当今皇上却十分圣明,不但让官府在街道旁设立石碑散播疾效疗方,还以编著者的身份,颁发了《广济方》,在各州府设立一位医博士。”
    三皇子显然没想到王梓青是他父皇的狂热崇拜者,看他说得神采飞扬,忍不住插话。
    “父皇希望大唐的子民都能身康体健,身为男儿有一副好身板,才能守卫戍边,保家护国;百姓们无病无痛,才能安居乐业,享天伦之乐。”
    王梓青跟三皇子聊起跟医术有关的话题,顿时与他同车的拘谨荡然无存,滔滔不绝说个没完,李丝絮听得饶有兴致。
    月公主却听得直打瞌睡。
    还好,她可以透过马车帘隙,瞧瞧长安城的街景,瞧瞧街边摊子上摆了哪些好吃的来提神,就这样马车驶过闹市,进了太医署。
    月公主很不明白,长得那么好看一个太医,怎么尽叨叨一些她听不懂的话。
    终于不用再听王梓青唠叨了,对太医署有些好奇的月公主,想着下了马车可以好好逛逛,看为大唐百姓和达官贵族诊病的太医署是什么样子。
    然而,马车进了大医署后,却径直驶进了侧门一处偏僻的院落。
    月公主跟着一行人下马车后,有个身着浅青衣衫的男子将他们迎进一处满是药格柜子的屋内。
    “王大人已经在密房恭候多时,三皇子和太医正先在此处稍作歇息,下官去看看那边可有准备周全。”
    不时有人进出屋子拣药材,都是身穿月白长衫,不像刚刚迎他们进屋那人一样,还披着浅青带毡帽的袍子。
    想来带各色边条的月白长衫是太医署统一配制的衣裳,而浅青带毡帽的袍子,只有进出密室才穿。
    李丝絮仔细观察拣药的人配些什么药,猜测此处是一个置放贵重药材的药房。
    青衫男子很快去而复返,手捧着一叠浅青袍子进屋,将带毡帽的袍子分发给他们披上,然后再从陶瓷瓶里取出药丸让他们服下。
    “王大人那边已经准备周全,穿上这身袍子,服下王大人配的解毒丸,能随下官去密室了。”
    又是穿奇奇怪怪的袍子,又是服下解毒的药丸,走到密室门口还能听到里边有小孩儿的哭声,月公主有些后悔跟着混出宫了,不安的扯了扯李丝絮的衣袖。
    李丝絮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主动牵起她的手。
    触上李丝絮眼神里的鼓励,月公主觉得有丝丝陪着她,好像没那么害怕了。
    她紧了紧扣着李丝絮的手指头,大着胆子跟她一起进了密室。
    第33章 要不要做小老鼠
    密室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怕,就是架子上陈列着一些奇怪的瓶瓶罐罐,然后屋角传来的哭声有些瘆人。
    李丝絮和月公主循着哭声望去,看到角落里挤了几个孩子,抱成一团哭得很大声,还眼神惊恐的看着一个用青衣袍子将自己捂得很严实的人。
    他旁边还有几个老头儿在激烈的争论着。
    “老夫只在医圣留下的《千金药方》里看过,取患疮人疮中汁黄脓,用以毒攻毒的法子来治病,从来没听说能取病牛身上的脓疮,种在人身上这种荒唐言论,若是治死了人,你王大人担得起这个责吗?”
    用青衣袍子将自己捂得很严实的王焘,也就是王梓青的祖父,据理力争道:“非也,老夫没有从病牛身上直接取脓疮,而是在被病牛传染了牛痘的人身上,取出的脓疮。”
    “以牛痘预防天花,当真是奇言谬论。”
    另一个白胡子老头劝道:“不如先从患了天花的人身上取痘浆一试,也算是饯行了医圣以毒攻毒的言论。”
    李丝絮这下知道为什么密室里的孩子哭得那么大声了!
    她不知道这些孩子是从哪儿找来的?
    但太医署几个老家伙还没有对接种牛痘的法子达成一致看法,就在他们面前争吵,加深了他们的恐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