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但他依旧没有向任何人吐露他是赵国人的事情。
    赵澄为了救姚姬,带人潜入了皇宫,那时没有人知道他是何时来的夏国,也没有人知道他有一对与姜悟极为相似的眉眼。
    有一天晚上,文太后撞到了他,她没有对赵澄设防。
    于是那一晚,文太后走了。
    襄王目睹了那一幕,也看到了那双眼睛,更在交手之后,看到对方一路逃向了太极殿的方向。
    襄王告诉了秋无尘,同时也告诉了一干大臣,他亲眼看到姜悟杀死了文太后,自己也在那一战中受了伤。
    殷无执还记得那天晚上回去的时候,定南王的神色有多么严峻。
    他告诉定南王:“陛下不会做那种事。”
    “襄王与陛下是什么关系,他若非亲眼看到,岂会冤枉自己的兄长。”
    他们同时想起了太皇太后死亡的指向,殷无执意识到,大臣们先入为主的看法,极有可能让姜悟百口莫辩。
    他潜入皇宫去找姜悟,告诉他襄王怀疑他杀了文太后,让他快逃。
    姜悟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赵国人显然从发生的这些事中尝到了甜头,意识到继续下去夏国定然大乱。
    他们就像是藏在暗中的毒蛇,猝不及防地向夏国发起了进攻。
    一日之间,姜悟其实是赵国血脉的事情飞速传遍了整个夏国,举国大乱。
    百官来不及思虑,就必须要给大乱的国家一个交代。
    “如果你知道杀死元太子的人是陛下,你会怎么做。”
    秋无尘后退一步,她说:“阿元待陛下情同手足,若当真是他所害,我会不顾一切亲手杀了他。”
    “若你遇到了陛下,他定会任你去杀,但那天晚上,我爹和武侯准备带兵攻打宫城,我担心陛下会受伤,所以带他逃了。”
    可笑的是,姜悟被他扯着快要离开宫里的时候,便听到了宫外的调兵之声,他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硬生生停下脚步,“这是父皇托付的江山,它未倾覆,朕岂能逃。”
    所有时间都卡的太巧。
    秋无尘神色狰狞地握着剪刀冲向了姜悟的寝宫,姜悟挣开了殷无执的手转身离去。
    在定南王带兵到达之前,在姜悟回到太极殿之前,有人拿着姜悟惯用的剑,贯穿了秋无尘的胸膛。
    姜悟回到太极殿的时候,秋无尘已经死透了。
    兵围宫城,姜悟接受了质问。
    数十道暗卫一同露面,黑影重重挡在他面前,乌黑长刀纷纷出窍。
    暗卫誓死与天子同在。
    这是内乱。
    殷无执一直在解释,他带着姜悟离开了太极殿,中途姜悟折返,秋无尘绝对不是姜悟所杀。
    没有人信。
    他提议搜宫,搜出来了数十个潜藏的赵人,都与姚姬有过来往,这反而成为了姜悟是赵国血脉的证据。
    姜悟让暗卫退下,独自接受审判。
    到那一刻,殷无执才知道,何为无能为力。
    曾经的小圣人,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不管他曾经为了这个国家多么呕心沥血,也不管他有多么勤政爱民,为那么多人做了什么,血脉一条,足以判他死刑。
    他看着那素来金尊玉贵的人在鼎沸的骂声中跪了下去,目光扫过一张张怨恨的脸,告诉他们:“不管我是不是赵国血脉,我都没有做过对不起大夏的事情,我没有杀过皇祖母,也没有杀过母后,更没有杀过秋无尘……如果……”
    骂声高扬。
    他垂下睫毛,殷无执盯着他的嘴唇,看清了他的口型。
    “如果……你们愿意给我时间调查清楚。”
    没有人听到这句话,也没有人在乎这句话。
    他没有再重复。
    也许是继续调查就要逆流而行,他可能疲惫了,所以干脆放弃了抵抗。
    殷无执甩掉了定南王抓着他的手,冲上审判台,大声说:“给他一点时间,我们一定可以调查清楚,丞相,王爷,武侯……我们应该查清楚,不要中了赵国的奸计。”
    但那个时候,没有人在乎真相究竟如何。
    夏国急需一个没有任何身份污点的帝王。
    所以,他嗓子喊哑了,膝盖跪疼了,头也磕破了,最终又被定南王抓了下去。
    姜悟被打进了大牢。
    百官决定推举襄王为帝。
    赵国打着要救回赵英血脉的旗号,从边境向夏国发起了进攻。
    接着,关京城内,赵国人前来救姜悟了。
    襄王带兵阻止,与赵澄打了个照面,在得知他是赵国太子之后,因为那双极像的眉眼,更加断定了姜悟是赵人无疑。
    那一次殷无执躲在暗处,看着襄王与赵澄交手,趁乱带走了姜悟。
    他一直告诉姜悟,事情的真相绝非如此,他相信姜悟有办法证明自己。
    一开始,姜悟说:“若真相就是如此呢。”
    “真相不会是这样。”那时殷无执也有在派人调查此事,发觉姜悟是赵国人的身份有诸多疑点,所以他敢向姜悟保证。
    “若实在查不清楚,你会与我一起遗臭万年。”
    “我不怕。”
    “我不想连累你。”
    “我知道。”
    也许是他的坚定打动了姜悟,他答应了。
    但夏国依旧彻底乱了,全国都在寻找姜悟的下落,并把殷无执一并归为了叛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