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照片后写得“她”是指?云知不愿想下去,她慌乱地放下最后一张照片,又去看箱子,里面还有其他东西,她把剩下的东西都拿出来。
一份装订在一起的A4文件,以及一个她熟到不能熟的本子,她的旧日记又出现在这里。只不过这次没有纸袋将这两样东西装起来,可能因为文件变厚了,上次只是几张纸,现在则是厚厚一沓。
云知上次全身心扑在她的日记本上,对于那几张A4纸不甚在意,如今注意到首页的那些标题,“回避型依恋”、“性单恋”……她顿了一下,又继续翻下去。
因为心里很乱,她看得极快,十来分钟便扫完这份满是注释与标记的文件,毕竟是文科出身,她随即明了文件的中心主旨,这简直是一份关于“回避型依恋人格”的报告。
内容主要是关于这一人格的成因、表现特征,和其他人格的关系,比如和焦虑型、躁郁症,抑郁症等等的区别及关联。重点篇幅是措施,即与回避型依恋的相处之道。这部分内容所耗纸张最多,注释的地方也最多,云知认出那些注释都是李柏松所写。
她的心又一次暴风刮过。
她从没把自己与回避型依恋挂钩,她连这个词都是今天第一次见。从前她也只看过一次心理医生,就是高三云墨带她去的那次。
相比当年,如今心理咨询已大大普及,可在云知老家那,得心理疾病仍会被人说三道四,她自己对心理障碍的了解也只限于抑郁症,尽管如此,通过这份文件,她知道“回避型依恋”和抑郁症一样,都是不好的。云知虽受过高等教育,她理智清楚心理障碍不丢人,但还是下意识地抵触。
真得喜欢我又怎么样?他会喜欢真实的我?真实的我比这些还要糟,更何况只了解这些,就要让他费那么多精力。他和我相处是遵循那些相处准则?这……是真心的吗?
总之她怎样看待这些文件,就是她如何看待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这件事。她又找到一些丧丧的毫无希望的缘由。似乎李柏松喜欢她的证据越多,她就越难过,因为越美好越不可能得到。
当她扫完文件后反倒不再慌乱,似乎还加强了心里的某个信念,稳稳地放下文件,她盯着最后的日记看。
那个日记依旧斑斑驳驳,裂痕纵横交错,云知一眼看到里面多了张便签,她很熟悉露出来的便签的边缘,因为她住李柏松那时收集了好多。
云知顺着便签定位到那一页,是她最后一篇日记,这篇是她当初看完《海上钢琴师》后所写,很短,总共两段。
第一段充斥着她对这电影的震撼与膜拜。云知当年初看,觉得和这个主人公太有共鸣,太能理解他的行为和最后选择。
第二段则寥寥几句话:“唯一的朋友也不能让他下船,从婴儿到成人这漫长岁月里,这就是同他一块长大的壳,连血连肉,要拔掉他的壳,太难也太残忍。他看似被束缚在一方小天地,但唯有如此,心才无比自由,无比安全、安定。除非有人把船买下来,除非他喜欢的那个女孩主动靠近他、欣赏他、保护他……可即使做到这些,会是他原来的壳吗?如果我的壳碎了,我应该不会像他那么有勇气那么决绝,我会努力再长出一个壳,别人给的壳太没安全感。”
其实云知从搬离宁市起,就是拔了自己二十年多年的壳,没壳的她常常慌乱不安,很多时候都想回头,重拾那破碎的旧壳,想着缝缝补补还能将就用,可她总是差一步就回头了。直到最近她的新壳才长出一点,还没长全,也不坚固,还随时岌岌可危。
李柏松的便签只有一句话:“你慢慢长你的新壳,无论多久,有人会等。”
云知顿时泪如雨下,可嘴里还不断念着:“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徐奶奶推门进来时,看见的就是这一幕,她轻轻把乐宝放下来,屋子开着地暖,乐宝兴奋地爬起来,徐奶奶轻轻出声,“什么不可能,孩子,凡是都有可能。”
云知这才从自己的世界里回过神来,她已经明白面前这个老人的意图,因为对方什么都知道了。
“对不起,奶奶。”
云知不再称呼“外婆”,心里又乱起来,她来之前还想着要不要和李柏松知会一声,但又怕无事让他白挂心,现在则庆幸还好没联系,因为她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眼下这一局面,也不知道怎么面对这对祖孙。
徐奶奶挨过来,看着满脸内疚的云知缓缓道:“你这孩子……”她叹了一声,那双智慧的眼睛此时满含怜惜。
云知坑着头,没瞧见徐奶奶的神情,她简直想立马逃走,但又努力控制自己静听徐奶奶的下文,她大概知道徐奶奶会说什么,毕竟为了李柏松,卢默都这么气愤,徐奶奶……她不敢想象。
可徐奶奶只是牵着她的手让她先坐下,自己又去把留有缝隙的房门关上,然后把兜里的玩具掏出来给爬得起劲的乐宝玩。
“门关着,怕她爬出去。”
云知看了一眼乐宝,点点头。
“云知,你信不信,我能猜到你现在心里的想法。”
云知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