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时,忠惠亲王已经费尽心思从海外找到了美洲的红薯,在南方、北方各地试种成功,产量惊人。这巨大的功劳,朝廷和皇上都看在眼中,岂能不给予回报?只是,他已封无可封,且再多的封赏对他而言,也是无甚用处的了。那么,他临终前提出的一些合情合理的要求,皇上自然不会拒绝。
    忠惠亲王虽然逝去,但他创办下的事业,并没有因此消亡,在他高瞻远瞩的安排下,各种产业兴起,社会也在缓慢地发生细微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也会改变人,尽管不是那种轰轰烈烈地改革,不能骤然生效,但是‘念念不忘,终有回响’,忠惠亲王当初的努力没有白费。根基坚固的旧房子,内部出现了裂痕,慢慢风化,未必会引起人们太多警惕,但终会推动着这屋子的倒塌!
    对自己,忠惠亲王更是做了尽善尽美的安排。他不止她留下了极丰厚的物质保障,也让她尽可能地得到了自由。林黛玉作为忠惠亲王的未亡人,朝廷和皇上对她极尽厚待,忠惠亲王的俸禄待遇一应保留,而且食亲王双俸,宫中凡有赏赐赏赐,忠惠王府从来都是头一份的,忠惠王妃仍然是帝国中身份最高的贵妇人,并不受忠惠亲王离世的影响。
    当然,林黛玉这一生自然是不可能再嫁人了,她必须为忠惠亲王守节,作为皇家忠贞和伦理道德的象征。不久,皇上就命宗人府仔细斟酌,要在宗室中寻一个合适的孩子过继给忠惠王府,作为忠惠亲王和林黛玉的儿子,让其香火不绝。皇上对此事很是看重,吩咐要精挑细选,务必要寻一个出色又孝顺的孩子出来,日后好生奉养林黛玉,也让忠惠亲王在地下能安心。林黛玉并不在意这个,她知道忠惠也不会在意的,一应就由宫中处理。
    皇上挑剔了几年,终于在一家远方宗室家中寻到了一个生母去世,父亲再娶的孩子,他在家中境遇不太好,人挺老实良善。皇上很满意,这样的孩子,经历过苦难,日后才会对忠惠王府归心。人品良善,又能保证日后执掌忠惠王府时,对朝廷忠诚,不作乱。
    林黛玉就像当年对林晨曦一般对待自己的‘儿子’,关怀、照顾,教育他人生的道理,做到了母亲的本分。但不久,皇上就把那孩子接进宫中,和皇子们一起读书上学,休沐日才能回来。渐渐的,‘母子’二人就有些生疏起来。倒不是说那孩子不孝顺,他对待自己,还是极恭敬的。只是,他日复一日地更像这个时代的人,就像已经当了挺大官的林晨曦,嫁为人妇,安心满意地做着官家太太的林珠一般。尽管他们兄妹俩人对自己一直感恩亲热,但在自己心中,他们是在渐行渐远,让人怅然若失。是啊,本来,他不就是忠惠亲王世子么?他才是这个时代的正常人,终究不会像自己和忠惠那般的!
    看出了皇上的心意,林黛玉沉默思索之后,也很少再插手那孩子的教育了。一年后,她向皇上提出,自己要入道门修道,以俗家善信的身份。忠惠亲王生前曾有一个心愿,就是走遍华夏的河山,在这天地之间逍遥自在,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可惜,碍于自己的身体不佳,又整日为国家和朝廷奔忙,一直不能如愿。如今,她这个未亡人立志要带着他生前留下的一枚护身符,代他游历天下,完成他的心愿。
    皇上记起忠惠亲王病重时给他的上书,心中感慨,对林黛玉这个有些出格的要求,他仔细思忖了后,还是答应了下来。当然,林黛玉可不能正式出家,若是一心向道,也只能做个修道的居士。她也可以去游历天下,各处官府会为她妥善安排的。
    林黛玉欣然接受了皇上的好意,这年头吧,当个驴友,可是极不安全的。由朝廷背书担保,她的旅程自然就会太平而且能保证最大程度的舒适。
    从管家处知道这是忠惠亲王临终前为她求得的恩典。那时,林黛玉正在去往蜀地的船上,她打算一路沿江而行,去游一游峨眉、青城如果有可能,她还想看一看藏地风光。她出神地看着面前的滔滔江水,浩浩长江,千百年前,千百年后,亘古长存,而人间又换了几回,物是人非!
    忽然闻听真相,旧时两人相处的点滴在那一刹那间涌上心头,竟然是如此清晰。原来,过往的一切,并不能如云烟般散去无痕,在她心上终是留下了印记。在空旷的天空和苍茫江水之中,林黛玉不禁落下泪来。
    林黛玉的一生在六十二岁定格,她无疾而终,以忠惠太妃的身份入葬,葬礼极其隆重。她还是一位道门有名的居士,在忠惠亲王故去后,为弥补他的遗憾,而周游天下,每行一地,都记录下了描绘详尽的游记,还细心画了地图,她的游记文笔精彩,绘声绘色,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因此流传于天下,喜好者颇多。在那个年代,忠惠太妃的行径可谓特立独行,迥异于平常的贵妇人,但摄于她的身份,和宫中对忠惠王府的优待,也无人能置嘴。许多内宅的太太们有时也会暗中羡慕她的日子轻松洒脱,有时又会可怜她守节多年,也没有自己亲生的孩子,必定孤寂无助得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纵然贵为太妃,也未必比得上自己儿女满堂幸福!
    “潇湘,你醒了?”林潇湘费力地睁开眼睛时,触进眼帘的是妈妈焦灼而惊喜的目光。她惊诧地瞪大了双眼,心中一片恍惚,不知眼前的场景是不是忠惠太妃的一场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