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现在的情况是,侯生现在整得非常感触。
    由于今年会有一场旷世大灾,几乎波及到整个长江流域,侯生的家就是其中之一。
    大水几乎摧毁了整个家庭,所以小学读完之后,建了一个三间房子的小屋,但是不到一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侯生整个家就迁徙了,小学的这些同学几乎都没有联系了,更不要说现在,隔了将近20多年,这些同学的面孔都非常的模糊,不知道谁是谁,有些人给侯生的感觉就是非常熟悉,但是就是叫不出名字。
    而且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小学时候换座位是非常经常的事情,老师也喜欢干这样的事情,所以要想记住你的位置,真的是非常难。
    站在门口大约有十秒钟,一直都很难回忆出来,自己到底做哪个位置。
    这让基本上全教室的人,都将目光投注到侯生身上,看着侯生很不自在,对于有些人而言,脸皮的厚度跟年龄的增长并不会成正比,虽然并没有脸红,但是心里年龄近30多岁的侯生依然败下阵来。
    死马当活马医,侯生准备随便找个位置坐下,这个后头会怎么发展,到时候再说呗!
    反正现在学生大部分已经来了,空的座位也就十几个,依照侯生的身高,应该不至于到后面那几排,应该在中间或者前面。
    侯生看着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座位,空着,所以拎起自己的书包,顺势往桌子上面轻轻的放去,不过这个时候,侯生看了一眼旁边的同学,眼神有些怪异。
    这个时候如果有特效,侯生的脑袋里面就感觉有一道闪电,这是个好方法。
    依照多年的处世经验,侯生明显知道这个座位肯定不是自己的,所以刚刚准备放下的书包又顺势的甩到自己的左肩膀,得意的看了一眼那个同学,往后面的座位走去。
    依样画葫芦,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找到了一个不对自己另眼相看的同学,名字模模糊糊不记得。
    桌子上面到处都是鬼画符,有用圆珠笔写的,用钢笔的,用刀削的。
    这种课桌几年之后就很难再见到了,全木头的,可以坐两个人,并不是像现在这种单人的,连凳子都是两个人坐的那种长条凳,大家称之为长板凳。
    整个课桌已经完全看不到木头的原色了,当然,由于当时学校的条件比较艰苦,所以也并没有刷什么油漆,导致课桌使用久了之后,整个桌面腿一些能被人摸到的地方都变得黑黑的。
    看着这个课桌,侯生的心思百转,真的是满满的回忆。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旁边不知名字的同学,有气无力的念着这四句诗,不要说什么气吞万里了,就是连声音都非常的小,吐词都不是很清晰,一点都体现不出诗中的豪迈。
    侯生并不记得这首诗出自哪里,是由谁写的,但是侯生想的是,如果自己读出来,肯定完全不是这种感觉。
    坐下来之后,什么也不想做,就是非常认真的在发呆。
    其实这个早自习读书的人并不是很多,大家都各自的聊着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但是书还是竖在桌子上面,这肯定是在装样子的,毕竟谁也不知道老师班主任会在什么时候窜进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侯生也慢慢想起了一些同学的名字,不再是满眼看去,都是由陌生熟悉的面孔,有些东西慢慢的从记忆的深处挖了出来。
    满头白发的语文老师,就是这个人,几乎将侯生整个六年级的课外时间,压缩的很少很少。
    在小学背课文是一种常态,偏偏这个语文老师,背不出来他也不打你也不骂你也不说你,只是让你抄课文,每天抄一次,按照他的意思,你每天抄一次,超过两三天总能背得出来。
    然而还有一种事情叫做积累,只要你没有背出来的,每天都要抄一遍,那些有五六篇文章都没背出来的,简直就是死的心都有了。
    最让侯生记忆深刻的就是一篇文章叫做《挑山工》,在小学生的眼里,那篇文章几乎是长的让人绝望,当然在现在侯生的眼里,这篇文章可以用短小无力来形容,这四个字经常用来形容一些网文作者,2k党,但是很多人却偏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上课的时候,翻了一下语文课本,发现自己似乎已经都背完了,主要是因为马上临近期末了,课文早就上完了,自己抄的课文,那个数字加起来估计都可以够写一篇长篇小说了。
    小学其实挺不错的,语文数学,其他科目就不用考了,那也没有多少科目,什么音乐啊,体育啊,思想品德啊,这些学科只要上上课就可以了。
    整整一天随意的坐在位子上面,下课的时候,整个学校周围都逛了一遍。
    操场,由于最近几天下了几场大雨,所以显得非常的泥泞,这个时候的小学并没有水泥操场,更不要说塑胶操场了,连篮球架都没有一个,地面上并不是那种黄泥,而是由于长久的踩踏,变成了一种黑黑的表面,似乎还挺结实的。
    食堂并不饭菜,中午的时候还是由侯生自己带的饭,然后学校负责蒸一下,所以食堂显得非常小,估计还不到40个平米。
    晚上放学的时候,侯生自己一个人慢慢的在路上走着,并没有等自己的舅舅。
    他很想看一看20多年前的家乡,到底是怎么一个模样。
    不过走之前跟老师说了一声,我自己的舅舅过来接,让他说一声自己已经回去了。
    这个年代的马路基本上是油压式的,上面盖一层细沙,当然一些县道的话,还是柏油的马路,就是沥青的马路。
    不过那个年代的沥青马路里面并没有掺杂很多的碎石,基本上表面就是一层沥青,到了夏天特别大太阳的时候,还有一点点黏脚。
    其实道路还是挺熟悉的,98年的路基跟2018年其实差别不大,只是到了2018年之后全部修成水泥路了,道路也拓宽了很多。
    大路旁边的田地,不像20多年之后,方方正正的,现在的田地形状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地形的而显得不同,有半圆形的,有长条状的,有梯形的,三角形的都有。
    记忆中的场景,一幅一幅的从眼前飘过,再一次烙印在脑海当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