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啊。可是,为了你,再傻也值得。”
第43章 国与家
临近中午,飞机终于降落在莫斯科机场。
莫斯科的天气也没好到哪儿去,阴霾的天空压着厚重的云,随时可能会下雪,路旁的树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
陈佳禾已经在出站口等候多时了。她还是老样子,毛线帽将脑袋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张清秀的脸,一见到他们就笑得眉眼弯弯。
闻雪也忍不住笑了。
“好久不见。”
陈佳禾抱了抱闻雪,又凑近方春生,蹭了蹭他的脸蛋,最后看向方寒尽,很有默契地跟他击个掌。
一行人打了辆车直奔火车站。
车上,方寒尽给郑启然打了个电话,约在火车站外的小餐馆碰头。
没等多久,郑启然就风尘仆仆地赶来了,一进门就脱下大衣,掸了掸头上的灰尘,然后掏出一沓票,拍在桌子上。
“喏,你们仨的票。”
闻雪见他脸色不佳,似是在为什么事情烦心,忙倒了杯红茶递上去。
“郑大哥,你先喝口热茶。”
郑启然拉出椅子,在他们面前坐下,双手捂着茶杯,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他神情凝重,沉声问:“你们看新闻了吗?”
闻雪和方寒尽对视一眼,“看了。”
早上,闻雪在机场等方寒尽时,心不在焉地瞥了一眼电视。
虽然听不懂俄语,但新闻中熟悉的城市画面和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还是让她感到无比揪心。
这是她的国家,她的同胞啊。
“国内的形势,可能比我们想的还要严重。”郑启然摇摇头,叹了口气,“刚接到通知,今天的车是最后一趟,以后就要停运了。至于什么时候恢复……”他顿了顿,仰头将茶一饮而尽,“还说不好。”
闻雪心里百感交集。
她仿佛看到大门在一扇扇关闭,世界变得割裂、封闭,她无力阻止,只能暗自祈祷这场灾难赶快过去,世界早日恢复正常。
方寒尽的声音突然响起,将闻雪的思绪拉回现实:“郑大哥,我们找你来,正是想跟你商量这事。”
郑启然有些疑惑,“商量什么?”
方寒尽不紧不慢地说:“我听新闻里说,江城的医院目前急需医疗物资。很多留学生在国外大量采购口罩和药品,但是国际货运也停了,他们都寄不回去。我想,我们不是正好要回国吗?不如买点物资带回去,什么口罩、防护服、酒精、面罩,有什么买什么。跟着火车一起运回去,然后寄给各家医院。”
“好!”郑启然突然一拍桌子,把其他人都吓了一跳。
他也意识到自己激动了,不好意思地笑笑,压低声音道:“我也想到了这点,但是,我这边走不开,开车前还有很多准备工作……”
“我理解。”方寒尽拍拍郑启然的肩膀,“我是想请你帮忙照顾一下春生。他刚生了场大病,现在身子还虚着,不能跟着我们东奔西跑。”
“没问题,我值班室里有床,他可以在那儿休息。”郑启然又想到什么,视线一转,落在桌边的大包小包上,“这些行李也可以放在我这儿,你们尽量轻装上阵。”
方寒尽笑了笑,“行。”
一顿简餐吃完,他们已经分好了工——
闻雪和陈佳禾负责去莫斯科各家药店采购口罩。
方寒尽去联系洛维科夫教授。他是医学院的教授,实验室里应该有不少护目镜和防护服。
总之,他们的任务是,采购一切短缺的医疗物资,平安运送到国内。
从小餐馆里出来,外头依旧刮着冷风,可是闻雪觉得浑身充满了斗志。
她正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鲁迅先生不是说过嘛,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无惧黑暗,无惧严寒,点滴萤火也能汇聚成星河。
可是一连跑了几家药店,得到的回应都是摇头,闻雪的一腔热血一点点降到了冰点。
陈佳禾沮丧地说:“店员说,口罩昨天就被抢光了,得下周才有新货。”
闻雪仍不死心,问:“能不能问一下,他们是从哪里进的货。”
“你想直接找厂家买?”陈佳禾有些犹豫,“可能性不大。这些厂家一般不做零售。”
“不试试怎么知道?现在是特殊时期。而且,你不是说过,”闻雪顿了顿,凑到她耳边,压低声音,“在这里,有钱什么都能办吗?大不了,我们加钱。”
陈佳禾终于被说服了。
她转过头,脸上重新挂上笑容,问店员:“你们的口罩都是在哪儿进的货啊?”
店员一脸警惕,冷声说:“我不是老板,不清楚。”
陈佳禾递上一张大额纸币,冲她眨了眨眼,“朋友,帮个忙嘛。”
店员接过钱,脸色好了些,俯身在一张便笺纸上写了几笔,递给陈佳禾,又顺嘴问了句:“现在口罩很值钱吧?最近你们中国人都在疯抢。”
陈佳禾一愣,反应过来后,心里酸酸涩涩的不是个滋味。
她也说不清为什么,突然很想哭。
离家多年,她跟无数的留学生一样,看着家国有难,只能干着急。
好不容易能为祖国做点什么,却又被人误解,以为他们想发国难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