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宅忙碌,主持大局的主母脱不开身,招待迎接道士变成了家主人的第三女,女婿素来疼爱妻子,遂也帮忙照料一应事宜,“诸位真人这边请。”女子客气的将人迎进门,起初并未在意夹在众多乾道坤道中间的年轻道士。
“我父故去三载,今年才行大祥乃是去年风气不好,只做了吾弟的大祥,今日请诸位真人千里迢迢到访家中也是辛苦。”带入门的女子道。
“娘子不必言辛苦,修行之人本就砺苦,况且此等事是道家应做之事。”领头穿法衣的道士回道。
直到安排众人坐下,三姑娘才注意到旁侧的坤道,眼中透出一丝明亮,“这位真人?”
“贫道法号静尘。”静尘不慌不忙的回道,虽极力克制住了脸上的表情,然心中的五味杂陈却是依旧。
“静尘…不知真人年岁,”三姑娘问道眼前的坤道,“与妾身故去的弟弟有些相像。”
“天下人之众,面孔之多,非亲非故也能有相像之人,”静尘回道。
三姑娘对坤道并未起疑,“说来也是,妾身之所以会说像,便是因我家四郎的容貌似女子般清秀,只是性子颇为倔强。”说到此,失去弟弟的三姑娘有些伤感了起来。
“施主不必如此伤心,命数造化,令弟免受人间苦难而去,又有如此挂念的亲族,黄泉之下必也欣慰。”
“有些事,真人并不知晓,妾身只愿他来世投一个好人家,莫再来我们这种人家了。”三姑娘的话带着些许哭腔。
“贫道几年前下山来过山阴县,王家盛情招待,记得那时令尊身体硬朗,怎?”其中一名年长的乾道问向三姑娘。
“阿娘说家丑不可外扬,但妾身从未觉得是家丑,吾弟才不过弱冠之年便考取进士,而后一路升迁官至将作监、银青光禄大夫,只因卷入一场大周人尽皆知的纵火案,阿耶得知后从越州匆匆赶往神都替子鸣冤,可就在弟弟殒命牢中不久后…京中将阿耶的尸身送回越州山阴,说是因遭受不了丧子之痛而气绝身亡,抬棺的是京中的禁军,王家势小哪里敢疑心与盘问,只得草草做了丧事。”三姑娘回道。
这样一番话将旁侧静坐的静尘惊住,呆愣的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师兄。”直到有人推搡,静尘这才缓过神来。
三姑娘擦拭着泪眼,赔罪道:“家门不幸,让诸位真人见笑了。”
——偏房——
静尘轻车熟路的寻到妾室的偏房,里面居住着家中原男主人的妾室。
平日里极少有人的院中突然闯进步伐声,杨氏以为是有人误入,“谁?”
静尘抬头盯着已经满头白发,身穿丧服的老妇人时便再也忍不住泪水。
杨氏被眼前这个坤道惊吓住,旋即仔细打量后露出一脸不信,可是心底又好像明白什么似的,忍着泪水含笑道,“真人请随我进来吧。”
静尘随妇人进屋,待门关上后扑通一声双膝跪地,“阿娘。”
“人没事就好。”杨氏道。
对于生母的见怪不怪,静尘楞道:“阿耶他?”
杨氏缓缓坐下,眼里早已没了慈爱,“他战战兢兢活了一辈子,对你言语虽冷却也不曾亏待与差你任何,我知你曾经有怨气,可他不让你进京为官,你以为是为了王家的存亡与他自己的颜面吗。”
“孩儿想不通,这是为何?”王瑾晨跪在地上颤哭道。
“四郎,”杨氏唤道,“你为何不想想,你的仕途为何会如此之顺,难道仅凭聪明才智便可一跃龙门,大周不缺有识之士,可唯独你,是众人之中的例外,皇帝经过夺权,阴谋,算计,才最终坐到那个位子上,她岂会轻易相信一个人,岂会轻易放权,你阿耶为了一个毫不相干不听劝阻之人送了性命,这是他最愚蠢之举。”
这便是从前丝毫不懂政治的生母所说出来的话,静尘抬起脑袋,“难道…我真不是阿耶所生?”
“你想知道么?”杨氏问道。
静尘点头。
杨氏长吸了一口气,“你阿耶自幼好学,中乡试之后赴长安赶考省试,然却因没有权贵相帮而落黜,之后高宗皇帝出行东都洛阳,命身为嫡长的东宫太子监国,太子仁德,亲巡神都之时,恰逢你父壮志未酬替人刻写碑文以求生计,太子看中你父文章,便许以做东宫僚属,这也是为何越州州府之官如此敬重你父亲称呼他为公,只是好景不长,太子于上元二年突然猝亡,东宫上下陷入恐慌,幕僚四散,你父便也趁乱逃出。”
“当年东宫之事孩儿略有耳闻,是几位国朝元老的讲述,只不过此事是宫闱之禁,鲜有人敢提及。”静尘道。
“先太子慈爱仁惠,深得朝廷百官之心与天下的民心,却在盛年猝亡,禁中太医言其病入骨髓加之国事操劳拖累身子导致,然其中真假就连我也并不知道。”杨氏失神的坐在椅子上,旋即又盯向屋内一处没有刻字的灵牌,怅然若失,“事情的真假,没有证据,便不足以判断与不可知。”
“那我呢?”静尘跪爬向前,“阿娘。”
杨氏微微弯腰伸出手轻轻摸着静尘的脸,“若你不为天家血,圣人因何要独待你呢,圣人啊,是最心狠之人,可她也是一位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