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无CP向] 《北史英雄传》作者:我吃牛肉面【完结】
    文案:
    《北史英雄传》本书记述的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纷繁复杂、战乱最为激烈频仍的时期。这段历史时间虽不长,但它包括了六个政权的分裂与更迭,它们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其中的政治军事事件、人物经历等变化频繁。
    小说名言名句:现在我是虫,将来我是龙,娘子放心,以后你会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女子。”
    现在他是小蛇,但将来,他必是真龙天子。”
    贼人休猖狂,贺拔胜来也。”
    我的路有我自己决定,谁也管不着,就是天也不能。”
    内容标签: 逆袭
    搜索关键字:主角:高欢 ┃ 配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谁都别想阻止我
    立意:我早晚会给你幸福
    第1章
    话说北魏自孝文帝驾崩,太子元恪即位,称宣武皇帝。十六岁,不能亲自处理各种政务,把政事交给左右近臣。最信任的二人乃国丈于烈、皇舅高肇。
    高肇与于烈均为领军,手握重兵,权重颇高,群臣不敢正视,即使诸王亦皆畏之。当时有咸阳王元禧,系献文帝的儿子,与于烈不和睦,见皇帝宠爱信任他,多次公开职责,而身为帝叔反遭疏远猜忌,深怀怨恨,府中蓄养丁壮,招纳四方有才之辈。
    和御前值寝符承祖、薛魏孙,黄门侍郎李伯尚,直阁将军尹龙武结为死党,专等朝廷有衅,从中举事。”
    一日,宣武皇帝将驾幸北邙,六军从行。
    元禧对承祖、薛魏孙说:“皇上出巡,京城空虚。你们乃侍奉圣上的臣子,早晚都在皇上身边,屠圣容易。吾在内,汝等外。大事完成。富贵共享。”
    二人应声而去。
    第二天,召集党羽几十人,在城西住宅内共同商议起兵。
    尹龙武说:“皇上虽离京,但京有高肇、于烈留守,必有严密防备,府中兵们怎么能够成功?倘若失败而遭受灾祸,那该如何?你应该慎重考虑一番。“伯尚也认为不可。众人感到害怕,他们的计划就搁置了。
    再说宣武皇帝在邙山,因为天气酷热,乃止于山之浮屠阴处,摆设卧具,假寐帐中。
    薛魏孙、符承祖先参与谋反,而咸阳王吗?薛魏孙见皇帝熟睡,将武器藏在衣服底下,就要去刺杀。来至帐下,见皇帝容貌像神,不敢下手。”
    苻承祖从后面拉着他的衣服说:“我听说杀天子的人身上都会长癞子,你觉得呢?“薛魏孙持刀而退。皇帝开眼见两人秘密地商量,形状闪烁,忙就起身。
    时于烈之子于登亦司直寝,刚到阶下,皇帝下令令其逮捕二人。其跟随皇帝将二人抓住。”
    皇帝亲自拷问,二人料难瞒隐藏,大声说:“这不是我等敢反叛,而是咸阳王教臣等如此!”
    皇帝大为震惊,于是将二人送与帐幕之下。忽然御前士兵上奏报告,拿了一个叫刘小苟的人,在咸阳亲人去世,来告诉咸阳谋反的情况。”
    皇帝审问得实,恐怕京城有变,深为恐惧。
    于登上奏说:“臣的父亲为领军,一定没有什么忧虑。”
    皇帝听了,就派遣于登飞马进京观察。来到京后,他的父亲于烈已下令戒严准备。
    于登回奏说:“我虽然年老衰朽,心力还是够的。
    元禧等人猖獗,不必担心。愿圣上返回,安定人心。
    皇帝听闻,非常高兴,对于登说:“朕赞赏你的忠诚,赐卿家以忠为名。
    于是于登改名为于忠。皇帝于是连夜起驾,五更就到皇城。进宫后,令于烈父子领兵去捉咸阳王。”
    且说咸阳王策划反叛不成,心里头,自然是非常不安,他呀!还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与两个宠姬申屠夫人,张玉妹妹住在洪池别墅。半夜左右来报,有千万马嘶的声音从洪池西北而来。他大为震惊,知道事情泄露,急于上马逃走。二姬和心腹二三十人也狼狈地上马,跟着他逃。行了没几里,二位宠女在后,已被抓去。
    从人都散,单存尹龙武一人。因对尹龙武道:“今投何处去好?”
    “龙武道:“不如投奔南梁。因为当时南宋已换了四代,正赶上梁武帝开创基业,所以龙武劝他投奔南梁,咸阳在考虑。
    龙武道:“我生与死都在王手,现在追兵已经接近,怎么办?”二人行到柏坞岭,于烈父子追上,于是与尹龙武一同被抓,押送到洛阳。皇帝令士兵严加守卫。当时很热,皇帝下令断绝水饮,很多人都暗中口渴不爽快的接近死亡。侍中崔光可怜他们,进而拿了一升酪浆分与他们。却说咸阳兄弟七人:长孝文、次咸阳、三趟郡王、四广陵王、五高阳王、彭城王、七北海王。”
    兄弟中只有彭城王元勰最贤明。当时听说咸阳谋反的事,不胜悲伤,因为在皇帝面前与诸王大臣们共同商议咸阳的罪,劝皇帝将其贬为平民,幽在宫廷,直到其死。皇帝犹豫不决。
    于烈、高肇一起奏道:“咸阳王弑君谋反,死罪难赦。”
    “皇帝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于是下令将他的妃子李氏同日赐死。幽禁他的子女后人,也将叛乱的人都杀了;查抄财产,赠与高、于两个家族;选择其歌妓舞女,充入内廷。”
    有旧宫人感咸阳的恩惠,作歌悲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