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虞环顾四周一圈,也没什么新奇有趣的,就跪坐在矮桌前翻看那几本书。
这本叫《山川记》的扉页上落了一枚暗红的字章 。
池虞拿着书仔细辨认,才辨出是如玉二字,莫非这是霍惊弦的表字?
如玉?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这个字想来不是定北王那水准取得出来的,因为风格实在相差甚远。
听闻‘惊弦’这个名的来由是定北王正在秋猎的时候,王妃早产。
突然得了消息的霍王爷受了惊,失了手。
于是就留下了那句“吾妻生吾儿时,惊弦而雁鸟飞,呜呼哀哉!”
惊弦为名,却又被取这么一个娘们叽叽的字。
池虞联想起自己爷们兮兮的小字,叹了口气,生出了一份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境。
池虞本以为霍惊弦可能是个不怎么读书的粗人,但是没想到他不但看书还看得挺认真。
每一页或多或少都写有心得手批。
有记录人文轶事:“卓人能饭,一月可食一石米!”
——如玉字:负重者多食,骑乘者多餐,兵马劳逸,远攻为速,近战厚防。
有描绘山川:“卓卓西山,多山石,近水流者,地暖向阳,土肥草盛……”
——如玉字:背山为险,面朝阔地,活水为要,进退两易。
池虞满头雾水,往下又翻看了几行批注后忍不住翻回到封页。
他们看得是同一本书吗?
一本普普通通的博物杂记都能被他生生看成了兵法?!
第7章 脾性
池虞在乾北大营看霍惊弦的手批时,霍惊弦正坐在池虞闺房中的书案后。
大月几人一时不知道把这么大一个男人藏哪里好,只能让他原样呆在此处。
因为如果真的如霍世子所言,他们大致摸清了两人互换位置的玄机。
就更加不敢让他走远了。
正如霍惊弦对池虞的安排,找一个妥当的地方看护起来。
昨日才被池虞吓唬过的二房、三房不敢上来打扰,池虞院子里就清净得很。
窗下院内的桂花树正在盛放,馥郁的花香似有若无,穿过窗扉花格,萦绕在屋内人的鼻尖。
霍惊弦在翻看池虞摊在桌子上没来得及收起的账簿。
池虞的审阅颇有些像皇帝批阅奏折一样,还挺有趣。
这许是庄子秋收后给池府送回来供掌事的查阅,只列入了收支数量,一笔笔分列清晰明了,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店面的账簿也夹在其中。
这么粗略一看下去,才知池府富贵并不全在池府的大房飞出了一个尚书大官,而是池府几代人都颇懂得经营,不但有大小庄子无数,在燕都寸土寸金的地段还有粮店、酒楼、布坊等店面。
池虞接管这些事的时间可能还不长,下面人给她写的束语不厌其详,指出可能被问责有出入的地方,比如运输的损耗、品质的残缺云云,竭尽详细,唯恐有疏漏之处。
——已知晓,下不为例。
——江北亦有此难,然无缺数少量,望叔自省之……
池虞不过十六岁,笔迹还显得稚嫩却在行笔之中尽力板出一副严肃管家的样子。
有一人送来的束语在这其中就显得有些不同,语气比起其他的更加亲切,少了毕恭毕敬的味道,倒像一个熟知的长辈,因为他看见这人在束语后面问起了池三小姐的私事。
——听闻三小姐得圣上赐婚,又闻夫婿并非良婿,叔有一言欲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非是良人,应及早弃之,燕都男儿,多如老狗,若叔牵红线,明年就大婚,三年就抱两,叔也无憾矣……
池三小姐大笔一划,纸上落下四个大字。
——干卿何事!
一笔一画都透着一股怒意。
霍惊弦指尖摸着那四个字,忽然有些想发笑。
没想到小姑娘还有点脾气,像只猫一样,人一激就露出爪子来。
不过他也知道,退过三次婚的自己在燕都名声不好。
作为尚书之女,又是池姓大族,于婚事之上并不容易被束住手脚,他只是有些奇怪,为何池虞会应下这门亲事?
房门人小心翼翼敲响推开,霍惊弦收敛起笑意,抬起眼往门的方向看去。
他沙场里翻滚,血海里拼杀,一身戾气哪怕静静坐着都仿佛会不自觉地散发出来,从而影响到旁边人。
是池虞的三个婢女之一,还是一个胆子最小那个。
新月端着新沏的茶和佐茶的茶点在门口处小心地张望。
霍惊弦觉得如果他干坐着不开口,这个丫头都没有胆量进来,所以他开口道:“进来。”
新月手指攥紧托盘的两边,指关节都泛着白,疾步走在桌案旁,边把东西卸下边说道:“姐姐们怕世子饿了,先备下糕点,世子请用。”
说完她就要走,霍惊弦手指轻轻点了点桌子,忽然又开口问道:“你家小姐是怎么样的?”
新月‘啊’了一声,张皇回头。
幸亏大月提前和她们几个通过气,须得时时刻刻维护好小姐的形象,新月平日也没少练习,所以一张嘴就开始流利地夸,从样貌夸到品行,从品行夸到才学,就连池虞最不擅长的女工都能夸出朵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