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难道, 舅舅们只要在京城当官才能算是好官, 外放就算是贬黜了?跟在太子身边久了,唐细耳濡目染, 总也学到了许多治世之道, 都是替百姓做事的,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为官者,不能一心只扑前途,想着如何升官发财,为官者,若心中没有半点百姓,不如趁早回去喂猪的好。
    唐细态度十分强硬,尹老夫人最后是垂着脑袋回去的。自那之后,唐细再没见过她老人家一面。
    尹妃做了那样的事,尹家还能不伤及根本,天家多少是看在她这个太子妃面子上的。尹家倒是好,得了便宜还卖乖,竟还好意思再厚着脸皮来讨情。
    自那之后,唐细就亲口和太子说过,尹家是尹家,她是她,可莫要把他们扯到一处去。若尹家二位老爷为官不仁不贤,最好趁早撤下来,免得害了老百姓。当时太子圈着人说哪怕太子妃不这样说,孤也会这样做。
    但唐细也知道小孩子是无辜的,所以,唐细如今做了皇后,也没有因尹兰池的关系而怠慢了九皇子。尤其她没有孩子,九皇子又还小,什么都不懂,她倒也算疼九皇子。
    只是尹兰池,她从未去看过她。
    太子对九皇子倒不甚多关心,听说了后,只是略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但他不能又看了皇后一眼,他心中也明白,皇后之所以如今连尹妃所出之子都容得下去,不过是因为她自己没孩子罢了。
    又想着今儿早朝的时候与群臣又吵了一架,皇上不免也有些不开心。
    他又何尝不想有个属于他跟皇后的小宝宝?做梦都想!只是,事实摆在眼前,他也做不了什么。
    九皇子一事倒不是大事,唐细提了一嘴,也就没再继续说。悄悄打量皇上脸色,就知道,今天早朝上肯定又是发生了什么事,皇上脸色不太好。
    大臣们敢顶撞皇上,敢冒着挨骂挨罚的风险进言,臣妾该恭喜皇上。这些敢于直言的,都是良臣,他们说的也都没错。平时一向不会插嘴管皇上朝政之事的皇后,此刻倒也多了一句嘴,因她实在心疼皇上,不忍心他有事总一个人顶、有压力总一个人扛,皇上有什么委屈,不妨与臣妾吐露吐露,两个人一起扛着压力,总比一个人扛着要好。
    皇上总这样,臣妾倒心疼。
    皇上却舒展眉心,笑起来朕有什么压力?他伸手圈皇后入怀,声音一如既往温柔体贴,有如此贤后陪在朕左右,朕还能有什么委屈?嗯?他头挨了过来,额头顶着皇后的,二人倒是亲昵得很。
    夫妻成亲也有几年,但一直都很亲昵,好得就好像还是新婚燕尔的时候一样。
    唐细不信他的油嘴滑舌,轻哼了声,道臣妾才不信呢。想了想,他可能又是以此来打岔的,她不让他得逞,直接又说,朝政上的事情,臣妾也不能替皇上分担什么。不过,若是生活上的事情皇上还瞒着臣妾只自己一个人扛,那要臣妾这个皇后有何用。
    皇上倒把她话听进去了,便也没再瞒着,只如实道不过就是那几个老臣拿一些陈年旧事翻来覆去的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皇后应该都知道。但他们说他们的,反正朕已经是老油条了,东耳朵进西耳朵出就是。
    唐细却劝大臣们进言是为了皇上好,为了天下好,皇上该听还是要听的。不然的话,岂不是寒了老臣们的心?
    朕已经脾气很好了,也很听他们的话了。脾气再好的人,同一件事情听多了,也会生出烦躁感来。不过,皇后说得也对,朕以后收敛些脾气,至少,早朝上不与他们争论。
    唐细觉得皇上委屈,可她又不知道如何做,也就只能心疼这个男人了。
    新帝登基后两三年,一直无子嗣。周边蛮夷起了心思,开始拿新帝无后一事说事,意图动摇戍守边疆的将士们的心。更有甚者,北狄人还派了细作混入西京,四处散播说是新帝百年后皇位肯定落入魏王手中这样的谣言,意图离间新帝和魏王兄弟之间的关系。
    新帝对魏王还是信任的,听了谣言后,嗤之以鼻。而魏王,更是入宫来,请旨要亲自带兵去打北狄兵。
    魏王是铁血手腕,态度也强硬,他是容不得这些人意图动摇军心的。既北狄人不安分,这回便换他主动出兵,打他个屁滚尿流,但还敢不敢造谣生事。
    皇兄确定?皇上问。
    魏王心意已决,此来也是准备好了说辞的。他单膝跪了下来,双手交握住,道先帝仁德,不忍屠戮,在位期间,一直主张讲和。唯一与北狄人的一场战役,也是因为北狄人实在过分,这才应战的。可这些年来,北狄人见我朝软弱好欺,举止实在过分,若再不施以镇压,怕后患无穷。
    先帝的确仁德,这好,可也不好。太软弱的君主,难免是要挨欺负的。
    新帝治国,擅刚柔并济,该以仁德治天下的时候,他自会怀仁天下。但,这也不代表他软弱好欺。哪怕今儿魏王不亲自找来,他怕是也要主动派兵攻打北狄的。
    先帝在位时,不主战,所以,都是一忍再忍,惯得那北狄人以为天朝好欺负。这回他就派兵攻打北狄,也杀杀其威风。
    新帝与魏王一拍即合,三月后,魏王领兵从京城出发,主动攻打北狄。这是长达三十多年来,中原军队第一次主动朝北狄发动战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