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的生存法则 作者:淳汐澜
55 姐妹皆高嫁
老太君微微瞟了如情一眼,长长叹口气,“也亏你还惦记着我的用心良苦,也不枉我这些年的付出。”
老太君语气似有怆然,又似悲痛失望,如情想着这些年来老太君对自己的维护与疼爱,也不禁红了眼眶,紧紧搂紧了老太君的脖子,“奶奶对孙女的好,孙女都一直铭记于心的。”
“哼,你的铭记于心就是每次写信来让夏林家的天天叮着我,不许我吃甜食。”
如情笑嘻嘻地道:“甜食都是小孩子才吃的,奶奶,您现在可是家里的老祖宗了,怎好还学小孩子一样每日里贪吃呢?也不怕被文哥儿笑话。”
老太君被如情的伶牙俐齿气乐了,又拍她的小屁股,重重道:“你哦,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这么爱耍嘴皮子功夫。”
然后祖孙二人又笑闹了好一阵子,老太君渐渐舒展了神色,眉宇间不再带着浓浓暮黑煞气,如情本想再接再励,继续让老太君开怀大笑,可惜,她的伎俩很快就被识破。老太君淡淡斜她一眼:“傻丫头,这么晚了还跑来开导我,也只有你有这个心了。不过放心,事情都已过去,加之你这个小冤家又回来了,老婆子我哪还能顾得上别人?生你一个人的气来不及呢。”
顿了会,又讽笑道:“你老子一向疼爱那位,如今,做出这样的事,想必最伤心失望的,便是你老子了。”
如情也叹口气,可以想像便宜老爹的愤怒与失望了,疼爱了这么多年的女儿临时做出没脸并连累家族的事来,这对于方敬澜来说,可谓是极大的打击。他是文官,是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心眼不太坏,有点正直,有点正义,有正面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虽然功利了些,自私了些,偏心了些,但不可否认,他也还算得上是好父亲的,一个好家长的。但,他的好父亲条件是建立在孩子们听话懂事,乖巧上边的。哥儿们肯上进,肯读书,肯下功夫,挣功名,为家族争光,姑娘们则听话,乖巧。他不吝给出好父亲形像。可一旦有孩子让他面上无光,甚至丢脸丢名声,那便是十恶不赦了。
先前如善勾引李骁未遂方敬澜便特怒大怒了一把,但那时候如善还小,还能值得原谅。但这回,如善又以差不多的方式勾引李骁未遂却阴差阳错勾到了李掠,虽然面子是圆了,但里子尽失呀。
想着自己好不容易辛苦挣来的大好名声,便被自己最疼爱的女儿给毁了,一向重名声大于生命的方敬澜来说,那是极不能饶恕的。
如情在这个古代生活了十多年,早已深切体会到古代文人重名声大过生命的道理。这些文人,尤其在官场上仕林中有一定声望的,最是爱惜羽毛,为了自己光滑而美丽干净的羽毛,就算前边有刀山火海,为了名声,不惜付出自己的老命甚至别人的生命。
……所以,如善被方敬澜厌弃,也不是没道理的。
“二姐姐,她太不懂事了。”如情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这事儿就算放到现代去,也是大受病诟的,更别说礼教森严女子如覆薄冰的古代了。也不知她是脑残,还是异想天开,居然如此猛浪不择手段行事。
老太君唇角闪现一抹浓浓讥讽:“这又能怨得谁呢?当初我就与你老子说过,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你老子总以为我在夸大其辞,借机打压张氏呢。如今可好,出了这般大事,也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谁。我只是恨他纵出个没脸的女儿来,把你也给连累了。”
如情默然,自己的爹爹不疼自己,偏处处疼宠别的姐妹,这事儿不管放到古代还是现代,遇上心里脆弱的,想法偏激的,不酿成家祸还真是奇迹了。
老太君又摸了摸如情的手,叹息道:“晴丫头,你老实与我讲,自己的老子只疼别的孩子,你心里会不会有其他想法?”
如情沉默了好一会,“肯定有的。不过,这也没啥大不了的。十颗手指头偿有长有短,手心手背也有厚薄之分。”其实,刚开始她也确实有过想出人头地一番,好让他们后悔来着,但在见多了处处想冒头争强好胜的女子的下场,早已打消了这种雄心壮志。
俗话说得好,没有那个金钢钻,别就揽那个瓷器活。
老太君盯了她一会,又道:“如今,真丫头嫁入平阳侯府,善丫头是未来的豫郡王妃,三丫头也会是将军夫人,唯独你,小小的五品官的媳妇,你姐姐们个个嫁得高,唯独你……真丫头还好,善丫头三丫头可不是饶人的主,日后……”
如情知道老太君的担心,而老太君的担心也是沉香玲珑几个丫头的担心,但她却笑嘻嘻地道:“原来奶奶是担心我会受欺负呢,呵呵,既然如此,那日后孙女出嫁时,奶奶可得给孙女多准些嫁妆才是。”
老太君狠狠拍她一掌,看着她的呲牙咧嘴,怒道:“死丫头越发不像样了,与你说正经事呢,偏与我打岔。”
如情立马讨好地道:“奶奶,孙女说的也是正经事呀。姐姐们都高嫁了,这是好事呀,若以后家中有什么困难,厚个脸皮向姐姐们开个口,大家姐妹一场,哪有不相帮的道理,是不是呀?”虽然会受一番冷言冷语,但帮,肯定是要帮的。不然如何在她面前威风呢?
老太君当然也深知如善如美的脾气,也知道如情说的不无道理,可是,她养了这么多年的女孩儿。最后嫁的远不如她最不屑的孙女,老太君没有多少门当户对的念头与心思,但,身为长辈的,没能给孙女寻一门更好的亲事,也让她耿耿于怀了。
“都是那该死的一万次的江家母子。”老太君又恨上了江氏母子了,如果没有江家小子跳出来故意黑掉如情的名声,她也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向家了。
如情又安慰老太君道:“奶奶,向家也没什么不好呀。”向家公子看着也还不错,向家人口又简单,并且还略有田产。她嫁过去,虽不说大富大贵,但一辈子衣食无忧了。这也是当初老太君同意向家这门亲事的主要原因。
老太君目光复杂地又望了如情一会儿,见如情是真的不介意,这才心里好过些。
55 姐妹皆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