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拿剑、拿符的道士们互看一眼,连忙也加入“柔弱不争”的行列。
    能将石棺填满,黄符又岂是寻常可数,几乎将白莲长老们包成木乃伊,张张以柔力向内灌输道门教义。
    要说不争吧,胤礽他们确实放下了法器,可要说他们柔弱吧……战场上强度敌人入道门,正被强压着灌输道门教义的白莲长老们恐怕第一个不同意。
    也是此时,一直引而未发的假摩尼终于怒而呵斥,鬼马嘶鸣,成吉思汗与四子疾驰而来,手中刀剑各自洞穿一位白莲长老,再一齐齐横转,狠狠劈向盘膝而坐的胤礽——
    “锵!”
    “……”成吉思汗和四子沉默地和被他们狠劈脑袋的假摩尼对视。
    胤礽发出失望的叹息:“和尚的脑袋可真铁啊,这都能抗住。”
    “……”才搬完成吉思汗和四子的曹十等五位阴将忍不住深深吐槽,“你的想法可真多啊,运财术给你玩出花儿。”
    正嘴贫着,胤礽就见假摩尼似乎突然感觉哪里不对,猛然抬起手臂:“诶,挂他手臂上那三条大金龙呢?”
    一直刻意降低存在感的青阳,淡定地捧着龙踱过来:“我也就是被启发,试了一下,运财术。”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道是一切本原,但还是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遵循法则。
    运财术的“原理”,就是施术者召请鬼神,搬运财物,能不能成,不看财物凶不凶,只看施术者和被施术者的能力高低。
    之前青阳处处受掣肘,不过是因为假摩尼利用龙气当挡箭牌,但运财术却能将假摩尼和龙气剥离开来,只单比青阳和假摩尼的裸实力。青阳尝试了一下,只派出了陈圆圆、沈万三、索尼,就搬成了。
    “……”周围的佛道弟子都不约而同地在心底一操。
    运财术还能这么用呢?
    佛门弟子还在震惊,道门弟子已经有机灵的开始念咒了。
    一时间,敌方人鬼被到处乱搬,甭管最开始他们的攻击面向谁,眨眼对面就变成了自己人。
    青阳感叹:“这可能……就是不忘初心吧。”
    假摩尼惨,很惨。这就好比伏地魔遇到哈利,正儿八经念个夺命咒,却被除你武器干掉。
    “你懂什么,”老道士一边绑螃蟹那样绑兀自骂骂咧咧的白莲僧人,一边训导弟子,“是你说的那么轻巧吗?你学五鬼运财术这么多年,你悟出来其中妙处了吗。道就是这么回事儿。当年女娲娘娘成圣,不就是玩个泥巴?只是现在的修道之人,很少有自己摸索法则的啦!都是按部就班的修炼。”
    所有的敌人都被控制住,假摩尼苦心经营的大劫难,就这么消弭于无形。优昙直接斩断所有邪僧的慧根,假摩尼尤甚:“要不是小道士和他弟子出奇招,这一战不知要折损多少有灵性的子弟。此人狡诈,斩去他部分智慧,叫他想不出奸计。”
    “……”青阳闭着眼若有所悟。因破劫,在场的佛道弟子或多或少都受了些功德,他的感觉尤为明显,道行猛增,能清楚地感知到离飞升只差临门一脚。
    张双迎远远看见康熙也领兵过来了:“一起做个超度吧,数十万的阴魂呢。”
    青阳忖了一下:“不了吧……”
    “??”一直在主战场正经干大架的绝明,和师弟一块顶着脸上的擦伤回来,第一句就听到这个,“欠条不要啦?”
    “要啊,但是,”青阳寻思,“我这国师还没当一个月呢,一枚铜板没拿到啊,好歹憋到一个月后,拿一次月俸。”
    “……”高师兄听出青阳言下之意,羡慕之余不禁黑线,“你这才叫不忘初心吧?”
    第65章
    什么叫做无巧不成书, 康熙刚靠近就听见青阳这句,瞬间气血翻涌:“……”
    气都要气死,三顾茅庐请来的根本不是诸葛孔明,是诸葛讨债。
    胤礽还眼睛闪闪发亮地凑过来:“这个可以继承吗?”
    康熙:……来了来了, 小讨债鬼。
    “这不能算吧, ”康熙深吸了一口气, 讨价还价,“我这还没下旨册封呢,算月俸也得从昭告天下那天算。”
    “是这样吗?”青阳震惊, 满脸不可思议地猛然握住康熙的手狂摇, “所以您不打算包月, 打算付单价?谢谢谢谢,您真是太慷慨了!”
    “??”康熙虽然听不懂包月, 但听得懂“慷慨”,一时间寒毛都竖起来了,猛然抽回手, 充满警惕地说, “其实!倒也不必算得那么严……”
    青阳嘻嘻一笑:“反应还挺快。”
    不光是康熙, 所有人都陷入沉默, 青阳却自顾自抬起手,将两条阴龙放出去,各寻其主,又将阳龙渡入康熙肉身。
    明教, 白莲教,朱三太子, 假摩尼下了多大的一盘局, 炼阴龙的手段与当年黄河岸边的白莲教众不谋而合, 只怕从很早开始就已经在幕后谋划,但最终却被青阳一枚乱子破局。青阳也没有任何邀功的意思,三条龙被费尽心思夺走,却被如此平淡地还回去。
    老道士拉住弟子,小声说:“看见没有,这才叫做心性。你看青阳小友,处处表现得贪财,其实一举一动,心中自有明镜。何为和光同尘?便是修道之人以平等之心视己和人,即便有功于众生,也不居功,不自傲,不矜高。虽是入世,处闹境之中,心自旷达平静,道经说‘大隐居尘’、‘大隐隐于闹市’,便是此理啊。你可懂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