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罗马教皇的倡导之下,欧洲几乎的有拥有地中海岸线的基督教国家同时宣布加入神圣同盟。教皇国、威尼斯神圣共和国、罗马帝国、西班牙及马耳他骑士团,共同组建了一支地中海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舰队,共计两百艘大型点舰、一百艘物资运输舰和五万名精锐士兵参与战斗,这此兵力是奥斯曼土耳其海军的两倍之多。
    一场大战迫在眉睫,但除了少数几个人,没有人知道海雷丁向西班牙发出了议和信号。安德鲁对他提出的条件非常谨慎,双方就突尼斯的归还时间反复交涉,直到战前还没有商量妥当,只好继续保持接触。
    海雷丁手中直接掌握着奥斯曼土耳其的大部分海军,而忠实于他的直属海盗部队,则肯为海盗王赴汤蹈火。只要海雷丁带军投靠,西班牙不仅可以控制整个地中海,甚至将世界海域的制霸权收入囊中,也大有机会。查理已经成被欺骗过一次,但这诱惑实在太大,令他不舍得断然拒绝。
    教皇国希望获得宗教上的统冶地位,威尼斯迫切需要抢回奥斯曼土耳其占据的商路,而西班牙则暗中盼望对手携带大批军舰投诚。神圣同盟高喊着“为了拯救基督教世界”的圣战口号开赴战场,乍一看团结紧密,可内部利益划分却并不一致。
    一月,希腊,普雷韦扎海域。
    海面上黑压聚集着数不清的庞大战舰,交战双方之间隔了一条宽阔的净空带。神对同盟能够看到三个基本阵营,分别以教皇国的冠冕钥匙旗帜、威尼斯共和国的黄金飞狮旗、西班牙的金红三条旗区别。马其他骑士团则分散在各个阵营中,负责医疗救护。
    安德鲁。维利亚手中攥着海雷丁的最后一封信,那是刚刚从信鸽腿上取下来的,内容依然是条件商讨。海雷丁这次稍微退了一步,同意将直布罗陀海峡的统治权让给西班牙,只要允许他在此抢劫即可。安德鲁站在船头看向对面,奥斯曼海军的阵形纹丝不乱。这位西班牙元帅心中不禁感慨,投诚条件已经讨论到如此详细的地步,海雷丁还能不慌不忙,稳坐大局,心理素质的确是非同一般的强悍。
    “元帅,对方开始攻击了,我们迎战吧?”炮声已经响起,统领却迟迟不发一言,大副忍不住开口询问。
    安德鲁迟疑了一会儿,作出了一个令他后悔终生的决定:“不,我们跟在威尼斯后面,让他们打先锋。”
    后世之人每次提到这次名垂青史的大海战,回忆其中细节时,都要感慨海雷丁以少胜多的惊天计谋。他首先以投诚为诱饵欺骗西班牙人,使他们在战场上袖手旁观;接着又用间谍挑拨教皇国和威尼斯海军的将领,阻止两方战术配合。
    海雷丁彻底看透了神圣同盟的貌合神离,并以此为出发点分别对三个阵营下手。战斗开始后,果然只有威尼斯海军冲在最前面,海雷丁先指挥侧翼隔离教皇国,同时以迅猛绝伦的攻击将威尼斯打得七零八落,接着调转船头,与侧翼合围教皇国海军。
    当西班牙人发现情况不对,想上前支援的时候,大局已经无法扭转。教皇国见势不妙抢先撤离,被抛弃的威尼斯海军全军覆没,海雷丁乘胜追击,俘获了20多艘西班牙战舰。
    此战神圣同盟大败,舰船和兵员损失超过一半。威尼斯共和国被迫投降,接受每年30万金币的赔款,并割让希腊领土,一代商业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普雷韦扎大海战奠定了奥斯曼土耳其在整个东西地中海的霸权地位,自此以后30年,欧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胆敢挑战苏丹的海军。一个时代开始,一个时代终结。
    海雷丁赢了,他履行了当年让所有强权在自己面前下跪求饶的誓言。西班牙船只沉入海底,塞西莉亚徘徊在海上的小小灵魂终于可以安息了。
    然而如古语所言:天平两侧,所获与牺牲相等。普雷韦扎一战中,海雷丁失去了世上最后一个血亲——红胡子伊萨克。
    他在率领骑兵上岸追逐敌人的时候中了埋伏,血战力竭而死,遗体上刀伤与枪伤共计20多处。据幸存者叙述,伊萨克本来有机会冲出包围圈,却抛不下多年相随的兄弟,最后决定与他们同生共死。
    英雄的行为无垢,但在距离伊萨克殒命地点仅两公里处,明明有一支奥斯曼本土贵族率领的队伍,他们无视红胡子的求援信号,亲眼看着伊萨克的骑兵被敌人包围屠戮。
    新军与旧贵族的矛盾发展到战场,伊萨克成了洛克塞拉娜的又一个政治牺牲品。
    Chapter 31
    丧礼的钟声响彻在伊斯坦布尔的上空,宣礼塔上传来声声忧伤而庄重的吟唱。钟声并不仅是为了在普雷韦扎海战中丧生的将士而鸣,更是为了哀悼一位帝王的陨落。
    苏莱曼,这位带领奥斯曼土耳其进入鼎盛时代的伟大战士,一生中曾经3次亲自出征,终因心病和旧伤复发死去。他的朋友,着名诗人巴基写下一首诗歌,以表达他和所有奥斯曼同胞的悲伤:
    天已大亮。难道我王不会从沉睡中醒来吗?
    他不会再像天上显出的光辉那样信步出账吗?
    我们朝着道路久久凝视,却全无消息。
    来自彼土,来自陛下麾下阵前。
    他面色灰白,嘴唇干枯,在那里躺着,恰如甜水培养的玫瑰花已经凋谢……赞美他,因为他在任何世界都保佑着你,在你光荣的名字前面写着“殉教者”和“加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