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饶的面色很平静,徒然苍白,而后转向窗外静滞很久没有说话。她的侧脸眼皮泛红,下巴处滴落下晶莹的液体,她还是一贯的沉默着忍受,忍受生活带给她的种种不快乐,种种不如意。
常安等她哭完。
咖啡凉了。
俩人走出店门,迎上下午三点的太阳,她们都伸手带好帽子,秦饶照着手中镜子:“我今晚还要去我外祖母家吃饭呢,妆不能花……”她把包压在腋下,拿出粉盒,想想还是放回去,“还是去医院补吧,太麻烦了!”秦饶皱皱鼻子,对着常安笑了笑。
常安陪着她身边等车。
她踮了下脚尖,吸了口气,微微张开红润的嘴唇,目光走向某处停留,“我觉得自己忘不了他。”
常安闻言看秦饶,正对上她略显苍白的笑容,含着说不上来的苦楚,“其实我早有预感,他那样的人,哪里能长寿呢?也就是我这种软弱,容易放弃的人甘愿苟活。”
他那样骄傲自负,脾气乖张又带点儿冷漠,就注定会像每年春节升起的烟花一般,璀璨迷人却转瞬即逝。秦饶继续苦笑:“还能怎么办呢?人都没了。”
秦饶从刚开始就在侥幸地想,也许在往后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自己总会记起这个男人,他已故去。但她还能用漫漫人生的无数个瞬间,回忆起这段在她青春中猝不及防,不经年累月却刻骨铭心的爱恋。
脑海中闪现出许多清晰久远的画面。她喜欢这个自己不了解,见面也屈指可数的男人,他对她也有男女的情意。临别他曾向她讨过一个吻,情意绵绵的轻柔的吻......“松平雅彦,你看,我真的为你哭了。”
三月三日起,租界里开始实行永久的灯火管制。此后藤原桥在书房待得时间越来越长。
他自从胸口重伤出院后就渐渐戒了烟,饮酒也被常安克制,于是独自时更喜欢连篇地写字,写些狂乱的草书来发泄。偶尔还被她发现看着窗外发呆,不知在想什么。有次她半夜醒来,发现他就趴在枕边看她,似乎看了很久。
常安打量他几眼:“你这样真像我爸爸。”他似乎被逗笑了,喉结震动:“我老了吗?”
她摇摇头:“当然不是。我妈妈刚离开那会儿,他总是蹲在我床边,看我睡着了才回去睡,好像我是他的安眠药。”
藤原桥靠她更紧,肌肤相贴着牢牢黏住:“你也是我的安眠药。”
“可是我在你身边你也睡不着了,你自己没发现吗?”她问出一直以来的观察,“你是怎么了?”
常安伸出柔软的胳膊把他抱在怀里:“你有什么事都可以和我说,现在我就在你身边。”
“你不会离开我的对吗?”他握住她的手,“就这样一直在我身边,呆在我身边。”他自言自语、轻声陈述:“意大利对德国宣战,中、美、英、苏四国签署《普遍安全宣言》,还有最近的《开罗宣言》,我没事,我只是在想办法……”。
战局扭转,情况直转之下,现在整个日本都如热锅上的蚂蚁焦灼不已。他把常安的手拉向自己心口的位置,似乎想让她相信他可以抵抗住这些压力。她被他的神情逼得说不出话,只能用温水般的亲吻,洗净他的紧张和焦虑。不知是谁说过,生存的最痛苦的往往是最清醒的人。
再遇松本藏,是在次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
两人在中餐厅用餐,天气渐热又恰逢大晴,常安穿了件带内衬的纱料长旗袍。
战后物资匮乏,工厂规模被逼缩减,这一年更是物价飞涨,这种繁复轻奢的衣服款式已经异常昂贵,她所穿为少女时购买的老式,很少有一般厂家还敢生产。
两人吃完,藤原桥去到洗手间,常安站在开放厅的空位圆桌前等候。
对面的一人直直猥琐瞧着她动作,故作发笑,恶心至极。藤原桥从洗手间出来却听见了,一抬手把那少尉拎出椅凳,凳角摩擦地面,突兀的噪音引来客人注目。
常安连忙上前几步:“藤原!”
她想示意他别惹事。他却抬了下手示意她站在原地别动,随后转身把那人拖进来时的洗手池房。因藤原桥是高他三级的长官,没人看到那中尉敢反抗。
里面很安静,她站在原地等了几分钟,直到他出来时戴还白手套,让常安上前挽住他胳膊,常安也猜不到他到底对那人做了什么。
上了车,常安还没问他就先开口:“我见过那人,是松本藏手下的翻译。”
“他背对着你,你怎么知道?”他嗤笑着发动汽车,“揍了一顿看到脸,想起来了。”座椅上的人闻言拍他胳膊,“这样不好,‘脑子比拳头好用’这句话不是你说的吗?”
藤原桥开始为自己辩驳:“那得看是什么人什么事,像这种,自然暴力为先。”
可松本藏这三字真是阴魂不散的。
晚间夜幕降临时,藤原桥有应酬,常安便开车送他去。一般是这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