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只有上帝才知道,人无论多聪明,也只能赁借了解的有限情况作出判断,没人可以像上帝那样无所不知,参谋长阁下,你就下命令吧。
    12月16日,卡机动集团军分兵一半,以机动第二、四军共6个师反扑澳洲大陆,同时,卡军原驻中国塔拉洞区的机甲150师和突击151师也由地下通道调往澳大利亚诺尔洞区,企图以地下攻取澳大利亚的4号通道口。
    哈德兰将军,我在无线电里嘱咐道,3号通道口拜托给你和史达芬上校了,我相信自6师和自特旅能够肩付起这个关系全军命运的重任,我要你们充分利用全军官兵和中国人民为你们修筑的坚固工事,坚守3号通道口地域,拖住敌近卫军和机动第三军直到12月22日24时,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最后的胜利属于我们!
    属于我们!维斯比_哈德兰准将重复道。
    12月17日凌晨,我亲率自1、2、7师绕经台湾、菲律宾以东外海和新几内亚岛,于12月18日夜突然出现在回援澳大利亚的敌机动二、四军身后,柯克_达奇少将适时率3、4、8师正面出击,将敌合围在澳大利亚北部荒芜的巴克利高原上。
    想用6个师吃掉对方6个师,吞得下吗?
    如果是一块顽石,无论如何也啃不动,如果是几包速溶咖啡,冲冲水还是能喝得下的。
    那么现在,水在哪里?波尔达捡起一包速深溶咖啡在我眼前晃着。
    水已经冲下去,就看味道怎么样了,新的反催眠声波早已在12月11日开始使用,解放党的地下组织也正积极活动,敌人的机动二、四军6个战斗师中有4个是雇佣军和弗洛狄军,这4个师才是我们在巴克利高原取胜的关键。
    12月18日夜至12月19日凌晨,自由军对巴克利高原上的卡军发起总攻,敌机动第四军的弗洛狄机甲61、62、63师皆因内部起义而崩溃,而机动第二军的雇佣军混成8师更是集体哗变,全师8000余官兵由师长阿诺_斯瓦尔特带领投向自由军,该师立即改编为自9师,阿诺_斯瓦尔特少将继续任师长。
    12月19日中午,刚突围到澳大利亚西北海港城市达尔文的卡机动第二军突击158、159师再次陷入自由军共7个师的包围中,这股顽敌勉强抵抗至下午六时,终遭自由军全歼。
    达尔文战役后,我命自4师急速开往澳大利亚东部的4号通道口地域,协同机动旅抗击敌机甲150师和突击151师从地下的突击,而自1、2、3、7、8、9共6个师由我亲自率领,过印尼、中南半岛杀向中国大陆,一路扫荡卡军的空军基地和补给站,并于12月21日将从印度赶来阻击我军的卡突击156师全歼于中越边境一线。
    报告!自6师师部来电,师长维斯比_哈德兰准将与副师长布鲁克_凯塞林准将于21日23时22分一同阵亡,请求确定代师长人选
    由自17旅旅长蒙杰上校代理。我毫不犹豫地说,好像这早在我预料之中那样,可我心里却十分悲痛,哈德兰是一员智勇双全的骁将,在战场上他是无价之宝,失去他比失去一个师的军队损失更大。蒙杰也许比不上他,但一个多月来,蒙杰在旅长任上的表现已证明了他拥有一定的才能,担任师长不成问题,况且,我信任蒙杰,他可是我从小到大的朋友。
    12月22日22时,自由军自1、2、3、7、8、9共6个师赶到3号通道口地域,挽救了坚守阵地六天六夜却已濒临崩溃的自6师自特种旅,并顺势将敌后卫军和机动第三军合围在桂林市区一带。
    下来就是歼灭这残余的5个师了,陆参谋长,到现在才能算是恶战的开始吧。
    是啊,皇帝的近卫军可不是那么好打的,我们手上的兵力虽是他们的两倍,火力却不比他们强多少,卡纳姆人打仗又死不投降,只能先从弗洛狄人的机动第三军下手了。
    他们不会眼看着近卫军就这么被我们围着打,援兵迟早会从不知什么地方冒出来,要尽快消灭近卫军才行,反正现在桂林市已是一片废墟,不如再请解放军调集火力来一次饱和轰击?
    近卫军全是重装甲部队,防御力极强,这一套对他们几乎没有,况且,自上次的桂林战役后,卡空军加强了对解放军炮兵和地对地导弹部队的打击,现在,解放军已无力在短期内集结足够的火力部队投入这次桂林作战了。
    那么――
    我们有兵力上的优势,就要想尽办法跟他们打近身肉搏战,桂林群山环绕,地形复杂,正适合近战。我已命令自4师和机动旅尽快封堵住澳大利亚的4号通道口,然后赶来桂林加入围歼作战,另外,阿尔弗莱德_霍兰准将在编成了3个新的武装预备旅后,将率新建的自由教导师跨过太平洋来这里助战,有他们的支援后,消灭近卫军就不会太难。
    一切都在你算计中嘛。波尔达笑道。
    不,我摇摇头,有些事情我永远算计不到。
    哦?
    你说――这场战争将会如何收场?
    波尔达略一思忖,随即答道:自由军攻入地下,彻底击败卡纳姆帝国军,推翻卡纳姆皇朝的专制统治。
    然后呢?
    以自由军的力量,推动民主的卡纳姆共各国及弗洛狄共各国的建立,将地下的先进科技推广到地上,保证整个地球的和平安宁与发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