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兴朝开国皇帝本出身前朝永宁侯府, 后被上一代永宁侯除名移出族谱, 自韩重起自立宗祠。
    原永宁侯拒不接受太上皇的头衔,始终以孟朝旧臣自居,后, 永宁侯府传以韩重嫡长子, 与兴朝共长。
    兴朝开国皇帝的家族或者是历朝历代最奇葩的存在, 明明出了一个皇帝,却承袭的是旧朝的爵位。一连两任皇帝的名字都被移出族谱, 而永宁侯府中人也不享受皇族荣耀, 不在皇亲国戚之列。原来是怎样的还是怎样, 不因为有一层亲戚关系就鸡犬升天。除非靠自己的本事, 否则还是普通勋贵人家。
    所以,当兴朝开国时,皇族血脉就妥妥的两人,新帝和以后的太子。
    或者,这是老侯爷唯一能想到的办法,让忠义得以两全的办法。
    而永宁侯府其他人还不知道将来老侯爷的打算, 如嫡亲兄弟五爷韩毓, 三房韩良, 差点没乐疯了, 他们期待在登基大典后等来赦封, 一个王爷的封号是跑不了的。
    他们私下还在埋怨老爷子不知所谓, 这等光宗耀祖的大事竟然不出面, 当太上皇有什么不好的?
    然而他们要失望了, 即使出席了大典,但是等到最后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以后的待遇,更是让一干心存幻想的人气得要死,简直,简直是匪夷所思。
    此刻,大殿中,新帝发出第一道圣谕。
    韩重,或者说是兴朝新帝是个很自我专横的人,刚刚登上皇帝宝座,就毫无顾忌的丢下一个大雷。
    对着满朝庆贺的文武,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立嫡次子韩缜为太子,着礼部准备封太子大典。
    大家面面相觑,望了一眼座下沉稳淡定的韩缜,在他们想来新帝封韩缜为太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这时候没人议论什么礼法,长幼有序,默契的忽略了韩维的存在。谁不知道新帝霸道的性子,他们不想上赶着触霉头,而且韩缜的功劳在护城之战中有目共睹。谁家不拣着能干有出息的儿子承继家业,而宁愿选择平庸的儿孙呢?更何况是皇家事,从来不依常礼论之。
    唯一苦恼的大概就是户部了吧,刚刚筹备登基大典,银钱已经是捉襟见肘。紧接着又是封太子大典,他们拿不出钱来啊!
    好在,韩重不在意那些浮于表面的盛大仪式,韩缜更不会在乎,万事从简。基本上就是走个过场,宣告天下定下太子名份就是。
    而为什么这么急,是因为新帝在京城呆不住了,急着奔赴边关趁火打劫。
    蒙古精锐一遭灭亡殆尽,震动非小,蒙古部族更是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而此时,韩缜安排在蒙古内部的后手也终于动了起来,引得蒙古各部分歧愈重,开始有分裂的征兆。
    想当初韩缜借商队踏足草原,收购羊马,羊毛以及牧民手中一切可以交易的东西,让他们轻而易举的就能满足生活所需,还能过得更舒服。有付出就有所得,掠夺别人的东西固然好,也是需要拿出命去拼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