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并没有兴起什么波澜,老实说,刘辩在晋阳、并州、乃至整个天下都没有什么存在感。对于大部分百姓和底层官员来说,除了知道有这么一位
皇帝之外,其余的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想,对于他的驾崩,自然不会流露出过多的伤悲。
皇帝死就死了,日子还是要继续,只要他们的日子不变,谁当皇帝又有什么关系呢?相反如果是由晋王殿下来当这个皇帝,他们的日子是不是会更好过
一些?
不过对于朝堂上却涌动着一股暗流,当然,在张扬没有明显露出什么态度之前,大部分人都不会主动去做什么,这个时候,上意无比的重要。
对于刘辩的谥号,基本上所有人都没有异议。虽然在刘辩当皇帝这十余年之中,从来没有亲自处理过朝政,更没有制定什么政策,但不可否认的是,汉
室从他的手中四分五裂,又在他的统治下回归一统,别管是不是他的功劳,就因为他在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上,那就算是一种中兴之像。
蓄义丰功曰仁,克己复礼曰仁,能以国让曰仁,利泽万世曰仁。‘仁’这个谥号算是美谥,虽说其中略微带了一些讽刺的意味,但总归还算妥帖。
靖平十三年八月,张扬正式结束荆州之战,班师回朝。
虽说还有江东一地未曾收复,但只要不傻的人就能看得清楚,在损失周瑜和大部分水军之后,孙仲谋支撑不了多久,失败只不过是早晚的事。
同年岁末,刘辩之子,年仅三岁的刘同在张扬的支持之下登上皇位,并改国号为大兴!
这件事,让大部分人都很失望,毕竟随着晋阳那一夜的动乱,刘氏子孙和汉室老臣基本都被屠戮一空,剩下的都是张扬一系的官员,他们自然希望张扬
能够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这样一来的话,他们的身份地位自然也能水涨船高。可张扬却弄了这么一手,难道说他不想坐上那个位置,只想当个汉室
忠臣?
所以人都不清楚张扬的心思,那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成为了秘密,无人提起,也没人敢去肆意谈论。
那夜出过力的文武官员,如赵云、孟拱、刘先、司马懿、韩德等一众文武,无升无降,就如同什么都没发生一般,继续承担着他们该做的事情。唯有陈
留王刘协,因为谋逆,被除国,夷三族。
大兴元年,洛阳皇城终于修复完成,张扬率文武百官护卫少帝刘同还都洛阳,这座古老的都城,在董卓一把大火之后,又重新成为大汉的都城。
由于少帝年幼,无法主政,在太皇太后和朝中文武的请求之下,张扬留在了洛阳。作为汉灵帝时期便已经成为大汉官员的老臣子,别看张扬的年纪还不
过四旬,但已经先后辅佐灵帝、仁帝、少帝,正式成为三朝老臣,加之功勋卓著,其地位根本无人能够撼动。
还都洛阳后,少帝刘同下的第一道旨意便是封张扬为摄政王,总领朝中内外一应事务,权势一时无两。使得天下只知摄政王张扬,而不知皇帝为谁。
同年三月,益州刺史钟繇突然上书,言大江之中有黄龙现,其余的话一句都没有。
说实话,钟繇的上书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没头没尾的一句话,他想说什么呢?
但在有心之人的眼中,这份奏章的力度却无比之大,虽然没明说什么事,但其中的意思却表露无疑。
紧接着,凉州牧王猛上书,言凉州有麒麟降世,霞光万丈,照耀得整个凉州尽夜如同白昼,百姓跪拜不止。
同样没头没尾的一句话,但随着两人的动作,整个大汉却掀起一场争先献上祥瑞的风波。
幽州出现凤凰,冀州出现白鹿...等等,这些往常数百年难得一见的瑞兽仿佛商量好了一般,集体现世,而各方大员只是将祥瑞的情况上奏,并没有任
何多余的一句话。
随后,陈群、司马懿两人入宫面圣,少帝下旨禅位于摄政王张扬。
少府孔融作为汉室老臣,但却未曾参与那一夜的动乱,所以依旧屹立于朝堂之上,闻讯之后,孔融抬棺入宫死谏,天子、太皇太后不纳,孔融撞死于金
阶之下。
张扬立刻上书并没谋逆之意,请少帝刘同收回旨意,并请返回封地晋阳。
天子不许,再次下诏禅位,张扬再辞。
第三次,天子继续下旨,这一次张扬没有推辞。
五月初一,工部侍郎马均于洛阳东郊筑受禅台,汉帝刘同在太皇太后的陪同之下携摄政王张扬登台,祭告天地鬼神并先祖。
仪式乃成,张扬正式登基称帝,国号为晋,定都洛阳,改年号为武威。
废帝刘同被封为山阳公,居于洛阳,一应用度不曾短缺。
长子张征受封为太子,长女张芸为承平公主,大乔、吕玲绮受封为皇贵妃,但皇后一位却始终空悬。
至于三子,也就是吕玲绮生下的那个儿子,被张扬起名为张安,意为安定天下。但张安却没有任何的爵位,按照常理来说,不只是张安,就连张范、张
翼这等远亲,都应受封为王侯,但张扬却力排众议,定下规矩,从此以后,有晋一朝,不封任何王爵。
这个规矩还和刘邦的白马之盟的非刘氏不得封王不同,用张扬的话说,那就是以后宗室子,不论从文或是习武,能不能当官皆凭本事。
想做文官,那就去科举,想当武将,那就去边疆一刀一枪拼杀,终究能有什么成就,全看自己的本事,皇室不得有任何一点优待。就算宗室子想务农、
经商也由着他们,纵然饿死也不可去管。
这一规矩出来,天下哗然,所有人都在心中嘀咕张扬不近人情,但只有张扬自己才清楚,这条规矩其实很有必要。
明太祖朱元璋毫无疑问是个好皇帝、好祖宗,他的功劳很多,但有一条的争议却很大。那就是大肆分封诸子和宗室子。他深怕自己死后,继任的皇帝对
这些宗室刻薄,所以爵位、待遇他都安排的好好的,接下来十代、二十代,他都定好了规矩。同时害怕这些宗室子造反,他又规定宗室子不准当官,由
朝廷供养。
这就导致一种可怕的现象,这些朱氏子孙不能当官,不能插手政务,每日无所事事,他们所能做的事就只剩下一条,造人!
朱氏子孙以一种近乎恐怖的速度膨胀,到明朝中后期时,整个大明几乎得拿出一多半的赋税来供养这群蛀虫。
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但国库被朱氏子孙耗尽绝对算是一条,而且是颇为重要的一条。
有鉴于此,张扬不准备过多干涉子孙的事,有句老话说得好,子孙自有子孙福,过多的干涉未必是什么好事,有本事的,无需他的看顾也能名垂青史,
没本事的,就算将他们扶上皇位,不过也就是另一个阿斗罢了,何必呢?
随后张扬大封群臣,并下令大赦天下,免除三年赋税,新晋王朝大晋犹如一颗明亮的新星冉冉升起。
得到消息的吴王孙权没有犹豫,改秣陵为建业,正式登基为帝,定国号为吴,定都建业,改元黄武。
刚刚投靠不久的诸葛亮受封为丞相,总领内外朝政。
不过与年轻力壮的晋朝相比,孙权的吴国更像一个垂垂老矣的老朽,浑身上下充斥着一股腐烂的味道。虽然诸葛亮临危受命,大力改革,先是拿江东世
家开刀,得钱粮无数,后又大力发展不毛之地交州,率军平定山越、番苗为己用,但国力的差距过大依旧让诸葛亮心力交瘁。
唯一幸运的是,江东的文武储备并没有随着周瑜的战死而断绝,诸葛瑾、虞翻、濮阳兴、吕岱、骆统、张昭、张纮等一众文武大臣,以及孙贲、孙翊、
孙桓等一干宗室将领在诸葛亮的手段之下团结一致,共抗强晋,天下一度呈现出两强分治的局面。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哪个方面都占据劣势的吴国国力日渐衰弱,虽然诸葛亮竭尽全力,勉力支撑,但在其高压之下,每日都有江东百姓携家带口
逃往荆州、徐州、豫州等地。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一统的天下的时机也悄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