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跃马大唐 作者:大苹果

    跃马大唐 作者:大苹果

    第一一零九章 通州

    dot.getelentbyid("readerft").a = "rft_" + rsetdef()[2];

    正常输出章内容

    dot.getelentbyid("readerfs").a = "rfs_" + rsetdef()[3]

    (更新的事说一下。 有兄弟说我一天一更太少。但其实这一更字数分开了是两章,我只是合在一起而已。字数也一直在六千左右。后面会一直保持在5000+直到完本。另外我在准备新书,写大纲查资料写开头什么的,特别耗费时间。人的精力还是有限的,也只能如此。新书被毙了一稿,我已经很郁闷了,求安慰。)

    数日之后,分别来自于两个朝廷两个皇帝发布的昭书纷纷抵达大唐各地的州府县域之。两个不同的朝廷,两个不同的立场,相互都不惮以最恶毒最凶狠的词汇和罪名攻击对方。都表达出必置对方于死地的决心。

    大街小巷,贴满了这些誊写的诏书。甚至成都府的大街,也有李瑁一方的细作连夜贴的讨伐王源的檄和李瑁的诏书,并有悬赏王源首级的公告以及号召军民投诚升官的公告。同样,在长安街头,成都来的诏书也贴的到处都是,双方的细作和探子都为这场舆论战贡献了最大的力量。

    东南和西南以及荆湖等地,这样的诏书和公告也贴的满街都是。甚至于在一道墙,相隔数尺便是两份来自不同朝廷的公告打擂台。百姓们可以逐字逐句的相互映照着来读,甚是有趣。

    在经历了几天时间的混乱和迷惑之后,很多百姓们做出了自己的立场的选择。大江南北,秦岭东西的大小城池的街道,你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场景。两拨百姓在街相互指责谩骂,甚至于相互斗殴打架,便是为了为了各自的立场而起了争执。

    支持王源的一方明显占据多数。这不仅是因为王源在大唐的名望高于李瑁,也是成都朝廷的昭告更加的有证据。譬如那封和回纥人签订的以城池土地换取兵马的协议的誊印副本,面还有李瑁和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的亲笔签名,这显然更有说服力。而且从功绩而言,王源和玄宗的组合明显要强过李瑁和李光弼的组合。王源是大唐百战百胜的名帅,对南诏、吐蕃、回纥、安禄山的四次征战,都是对外,而非对内。早已名满天下,成为天下人心目的大英雄。而李瑁的形象本不佳,在加最近他在东南的强征壮丁之举更是激起了百姓的痛恨。那李光弼虽也是名将,但他的功绩和王源相简直便是萤烛之光和日月争辉了。

    但也有很多百姓选择了沉默和立,他们从两个朝廷的诏书之看到了很多触目惊心的内幕,他们对两个朝廷其实都很失望。谁是谁非,其实在他们心目并不重要,他们只是为自己的命运担忧。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如此局面,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好容易安定下来的日子或许又要陷入颠沛流离和生死无着之了。

    ……

    十月十二日,李瑁一方的五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二十万人,由李瑁御驾亲征,以郑秋山为辅佐,攻向庆宁二州直取陇右道。一路三十万大军作为主力,由李光弼统帅,直接从金州出兵攻向通州,直取蜀地核心。

    实际,李瑁郑秋山这一路的兵马起的是佯攻牵扯分散对方兵力的作用。真正的进攻兵马便是李光弼的三十万大军。这才是直捣黄龙的主力大军。从通州到成都之间仅有两城相隔,距离更短。所以,两军交战的重点必是在李光弼这一路,而非李瑁这一路,这也是为何李瑁要走路的原因,因为相对而言,路军更加的安全。御驾亲征自然是要以安全为先。

    十月十四日,李光弼的三十万大军畅通无阻抵达通州城下。而通州城,王源率十万神策军大军已经在城头严阵以待。

    王源对此战的部署也是兵分两路相抗。十五万神策军分为两路,一路五万人马由高仙芝率领,于庆宁二州迎敌,剩下的十万大军则由王源率领迎击于通州。两路兵马面对都是超过自身兵力数倍之敌,可谓压力巨大。

    在出兵之前,王源和高仙芝有过交流,王源告诉高仙芝,北路的五万兵马不宜死守,而只能拖延时间进行滋扰。万不得已,陇右道可以放弃,高仙芝需退守成都。坚守成都这是高仙芝的终极任务。而王源是决不能退守的,他必须在通州击溃李光弼,一旦通州失守,王源的兵马也只能退守成都,那么五十万大军会师于成都城下,成都必失。成都是一切的核心,所有的粮草军备物资皆屯于成都,成都一失,再无胜算。

    所以,为了贯彻这一战略,陇右道的庆宁二州,陇州、凤州、歧州、兴州等州府的百姓已经开始朝成都撤离。粮食和钱物也将坚壁清野,绝不留下半点。高仙芝的五万大军说白了便是掩护百姓们的撤离行动。一旦所有的百姓撤到成都,高仙芝的兵马也将回到成都驻守。

    而在成都被攻克之前,通州之战必须取胜,才能逼迫敌军撤离成都。

    通州城,同样的城池,不一样的局面,但和之前在此地爆发的一场大战一样,这座城池同样成为了战事的关键。谁在此处获胜,谁便会取得战役的主动权。

    为了保证通州之战的胜利,几乎所有的精锐装备和精锐兵力都归于王源统辖,高仙芝手下的兵马只有一万骑兵和四万被挑剩下来的兵马。这也是高仙芝主动要求的。高仙芝明白,他可据成都而守,可有成都城百万百姓相助,可有成都坚固的城墙凭借。而王源所在的通州,城防不甚坚固,除了十万神策军几乎无所助力,所以必须要将所有的精锐装备交于王源手,让胜利的机会增加几成。

    十四日午后,李光弼的三十万大军从崇山峻岭之走出来,抵达了通州城下,并开始在城下扎营。夕阳西下时,王源率众将登了城楼。眼前敌军的营寨已经安置完毕,三十往大军的营寨绵延十几里,囊括了城外的几座山头下。营寨旌旗招展,人马来往杂沓。几座山岗,高高的瞭望塔也已经搭建起来,人流如蝼蚁一般的啃食着山岗的树木,一大片一大片的树木被砍伐殆尽,用做营柴薪或打造攻城器械之用。远处山坳之,大车如长龙一般的从山谷出来,逐一驶进大营后方。车都是满满的粮草物资。总而言之,眼前的这座大营的规模和气势足以让人震慑。

    “我滴个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三十万大军聚集在一起的样子。他娘的,这恐是一场硬仗了。大帅,咱们该怎么打?”站在王源身旁的谭平咂舌不已。

    王源尚未答话,赵青在旁揶揄道:“怎么?谭老弟害怕了?人多了不起么?当年史思明的人也多,还不是大败而归?”

    谭平啐道:“你才害怕了呢。我可不怕。只是乍看到这么多兵马,觉得吃惊罢了。有大帅在,我们怕什么?”

    王源微笑道:“你们莫要轻敌。如今的情势和当初史思明来进攻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当初能胜是因为高副帅率兵攻下邠州逼近长安。史思明无奈只能撤兵。其实当初只歼灭他五六万兵马,他还有进攻之力,只是迫于情势罢了。现如今可不同,北路二十万敌军进攻,这里三十万大军进攻,两路兵马皆为优势,再想玩围魏救赵那一套怕是不成了。”

    “大帅说的很是,要慎重对待。军不少将领都太过轻敌,末将认为要警告他们不要轻敌的好。这一战关乎生死大局,可不能嘻嘻哈哈。”宋建功肃容说道。

    王源点头道:“宋大将军说的是,但也不必渲染太甚。士气宜鼓不宜泄,分寸要把握好。”

    宋建功点头称是。

    刘德海在旁问道:“大帅,你说怎么打?咱们这么守城么?”

    王源摇头道:“守城?如何守得住?三十万大军一旦发动攻城,必是四面合围。我十万兵马分散四城,岂非更为捉襟见肘?一处被破,便大事糟糕,所以被动防守是不可能的。”

    身旁众将都默不作声,虽然嘴说不怕,但严峻的形势摆在面前,由不得人不担心。

    “我们要主动出击。你们瞧,他们正在打造攻城器械,显然他们也很仓促。这便是我们可利用之处。攻城器械没造好之前,他们是不会攻城的。李光弼在庆宁两州吃了亏,这一次他学乖了,要步步为营了。但这两天便是我们可资利用的时间。”王源指着敌军大营忙碌伐木拖拽的兵马道。

    “大帅,您吩咐吧,咱们怎么做。”众人纷纷叫道。

    王源指着大营后方从山坳之如长龙般行驶的大车道:“先断其粮道,咱们修的通向金州的山道倒是给了他们便利。他们的粮车物资源源不断,咱们这两天的首要任务便是断了那条通道。当然,这并不能让他们溃败,他的大军之必然携带有起码可供十余日可食之粮,但长远来看,这会大乱他们的节奏。一旦他们攻城受阻,再受到粮道断绝的压力,便会自乱阵脚。”

    “大帅,卑职愿率兵马断其粮道。”谭平大声道。

    王源道:“你告诉我,你打算如何断其粮道?需要多少兵力?”

    谭平想了想道:“三千足矣。越山绕后,断其粮车。”

    王源微笑道:“对方三十万兵马的粮草,必有数万兵马随行护卫,因为这对他们太重要了。你以三千兵马便想断他们的粮道?未免太自信了吧。”

    谭平拍着胸口道:“大帅,我若不能做到,你军法处置我便是。我谭平何时胡吹大气了?”

    王源哈哈大笑道:“和你开个玩笑罢了。我自然是信你的能力的。但即便三千兵马,我也是不能给的。我们只有十万兵马,三千人可是个不小的数目。我要给只能给三百人。而且我还要要求这三百人不断的让粮道断绝,而非只是做些骚扰。”

    “这……如何能做到?”谭平傻眼了。

    王源呵呵笑道:“当然可以做到,而且很轻松的便可做到。只需跟刘德海要些东西便可。刘德海,我让你携带的炸药包可都带来了?”

    刘德海点头道:“装了一大车,都在库房里。”

    王源点头道:“很好。便靠这些东西阻断粮道了。”

    话到此处,便是再愚钝之人也明白王源的意思了。所谓炸药包,便是兵工厂临时制作的巨型的带引信的霹雳弹。之前众人甚是不解,不知道大帅制作这种不能投射的巨型霹雳弹有什么用,但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大帅早未雨绸缪,想到了截断对方粮道的最便捷的办法。

    “大帅的意思是,炸断山梁,以落石塞绝道路,让他们的粮车不能通行。从而起到阻绝粮道之目的?”谭平恍然道。

    王源笑道:“正是如此,能用巧法,何须蛮力拼杀?即便给你三千人,你能杀退对方运粮兵马,那也只能成功一次。他们若调集更多兵马运粮,你不也只能望而兴叹?何妨直接炸断山崖,一次便可阻绝山道。让他们耗费人力去修路好了,他们修好了你们再炸,三百人灵活机动,又不费太多兵力,岂不美哉?”

    “好办法啊,好办法。不过这可无需我去了,我还是留下来守城吧。炸来炸去的捉迷藏,也太无聊了。”谭平笑道。

    王源呵呵笑道:“早知道你不会去的了,宋建功,你去选三百名善于攀爬的士兵,拿些铁纤斧凿之内的工具,无需携带武器盔甲,带些干粮清水,让他们去完成这个重任。这很重要,好好的选个带队的。告诉他们,完成这个任务,人人立功受奖。”

    宋建功立刻吩咐副将去办。

    王源转头看着城下夕阳照耀下的敌军大营,笑道:“赵青谭平,你们即刻去准备准备,今晚咱们给李光弼送个见面礼。”

    “今晚?大帅是要今晚袭营么?”众人惊讶道。

    王源笑道:“是啊。”

    “大帅确定是今晚?”赵青咂嘴道。

    “怎么?难不成袭营也要挑日子不成?是今晚。”王源笑道。

    “可是大帅,他们今晚肯定是要连夜打造攻城器械,必定警戒森严,咱们恐难有机会摸近敌营。”赵青道。

    王源笑道:“为何要偷偷摸摸的摸近敌营,咱们只需正大光明的杀进去便是。”

    众人尽皆愕然。

    入夜之后,天色漆黑。十月旬,天黑之后天气已经很是寒冷。冷风嗖嗖的在群山之一阵阵的袭来,吹到人的身是彻骨的冰寒。

    李光弼大营的气氛却并没有因为天气的寒冷而变得冷清,相反,整座大营灯火通明人声喧嚷。下午扎营后,数万兵马将营寨范围内的两座小山的树木砍伐一空,按照李光弼的命令,部分兵马将连夜开始制造攻城投石车,为不久后的大举攻城做准备。

    李光弼将军大帐安置在营间那座小山。树木被伐光之后,山顶被平整出一片空地,李光弼气派的大帐便设在面。在这个位置,只要一出大帐便可俯瞰整个战场,甚至可以看到远处通州城内的街道的人流。这正是指挥此次大战的绝佳地点。

    傍晚时分,李光弼第一次来到山顶时,俯瞰周围的营盘和山野,看着三十万大军忙碌备战的情形,不禁心升腾起一股自豪之感。二十年来,他奔走钻营,遭遇过人生的众多起伏,甚至一度因为连续的兵败而陷入人生的谷底。但现在,他李光弼终于把握了机会,来到了他人生的巅峰。

    很久以前,他在王忠嗣手下效力,他的人生理想便是能够独当一面成为一方诸侯节度使。再后来他成了节度使,他的目标自然更高了。然而无论他怎么努力,一切似乎都到了尽头,并且开始走下坡路。他辅佐过哥舒翰,在王源帐下低过头,他低调而坚韧的坚持着,寻找着翻身的机会。终于,他找到了机会,他用几乎是赌博的方式怂恿李瑁登基,然后他赌赢了。

    今天,他李光弼成为了五十万大军的统率,此刻他的眼前,手下的三十万大军铺满了方圆十几里的大地,对面城的王源怕是此刻正在瑟瑟发抖吧。即便是那个王源,他也从未指挥过三十万的兵马。若不是形势所迫,自己手的兵马还会多出一倍来。

    不过,李光弼从来不是一个得意忘形的人,骨子里的谨慎和对王源的那么一丝丝的敬畏,让他对此次大战极为重视和小心。即便兵马超过对方太多,他也只能容许自己在情绪有那么一点点的小得意,但在战术布置却丝毫不肯马虎。

    抵达通州之前,他便细细研究了之前在通州城下的那场王源以少胜多的攻城战。那一战领军的史思明。虽然李光弼从不认为史思明是个好的统帅,但那一战的经过颇有借鉴意义。在细细的研究那一战的经过后,李光弼在扎营布阵做出了改变。那一战,史思明耀武扬威的将攻城车摆在阵前,结果遭受到了王源的夜袭,攻城车被损毁大半。这之后,王源又派兵袭击史思明后营,毁其粮草。这两次偷袭对史思明打击巨大。之后,因为高仙芝逼近长安,史思明不得不败退而归。

    有了史思明的前车之鉴,李光弼在扎营前便下令将前营扎在距离通州三里开外。这么做的原因是防止王源故技重施,用神策军独有的神威炮出城袭击前营。前营距离城池三里,对方若是敢于派出神威炮轰击的话,必须抵近营前数百步。那样一来,距离城池甚远,自己的兵马便可从容追击,将之损毁,绝不容他们安然逃脱。

    第二个措施便是,将军粮营地和制造投石车的场所放在山下的空地。这里是军营地,周围数十万兵马保护之下,王源休想对粮草和攻城器械的制造进行干扰。绝不容王源耍他爱偷袭的小伎俩。

    第三个措施便是,在前营以及侧翼安排大量的弓箭手保护,在城下安排众多的斥候探查对方的动静。一旦得知对方有胆敢主动袭击的意图,弓箭手便将会给他们一个惨痛的教训。

    第四便是对于神策军强大的守城火力进行针对性的防御措施的改良。主要针对的是神策军装备的大量的连弩和*以及在宁州城下看到的那种可爆炸伤人的大杀器。李光弼在灵州兵败之后曾经专门进行了打探,得知那是一种叫做*的玩意儿。主要以爆裂冲击伤人。

    鉴于此,李光弼召集军能工巧匠设计出一种针对弓箭和*的改良后的盾牌。这些盾牌的特点便是大而厚重,主体为木制,但盾表面以铁皮覆盖。一人多高的盾牌可覆盖住士兵大半个身子,对弓箭具有极佳的防护效果。当特点不在于此,关键之处在于,盾牌的边缘安装有铁钩,士兵们可以利用这些扣锁将盾牌连接形成一道屏障,李光弼将之称之为连环盾。这种形成的巨大屏障可以对方的手榴.弹的爆炸杀伤力进行有效的抵挡。想象一下,十几人以盾相连,身子躲在盾牌之后,那*在另一侧爆炸,也无法将连接在一起的十几名士兵掀翻。即便造成伤亡也很轻微。而且即便有士兵阵亡,其余士兵可以迅速拆分连接盾牌形成新的屏障。

    当然,这都是李光弼想要达到的效果,事实这些大盾也只做过水流冲击以及巨木冲击模拟试验,也并没有真正接受*的爆炸冲击。但李光弼信誓旦旦的告诉手下的这些士兵们,这盾牌是完全可以抵挡*的爆炸威力的。这也算是变相的激励士气。

    更重要的是,这些大盾带来了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便是准备了这种大盾的新兵们变得不再那么胆怯。他们举着这些一排排扣在一起的盾牌后觉得非常有安全感。这个意外之喜让李光弼甚为高兴。这些新兵们未经训练便战场,能否敢打仗,这一直是李光弼心的隐忧。若是这大盾能给新兵们带来向前的勇气,即便是在防*效果不佳,那也值得了。毕竟李光弼从细作送来的情报得知,神策军的*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数量的制造远远跟不跟不消耗。多死一些人马其实李光弼根本不在乎。

    入夜之后,李光弼开完了军事会议,布置了明日的各项事务,待众将各自离开后,他缓步出了大帐,负手站在山边。初冬的夜空星河灿烂,夜晚的风甚有寒意,特别是在这山顶,风很大,吹得李光弼的黑色战氅猎猎而舞。但李光弼身却没有丝毫的寒意,相反,他的心倒像是有一团火在燃烧。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和渴望在心翻腾不休。那便是一种强烈的想要和王源一较高下的渴望。

    李光弼的目光越过篝火遍布的山下庞大的营寨,目光投向远处那座城池。那座通州城黑漆漆的,城头毫无光亮,只有城内的街巷有些微黯淡的灯火闪烁着,整座城池显得死气沉沉。

    “今夜王源大概不会来袭营吧。王源啊王源,你若对我李光弼还有丝毫的尊重的话,便请你收敛你的狂妄。如果你把我当做和史思明一样的蠢,胆敢用对付史思明的办法来对付我的话,那么你可要吃苦头了。”李光弼面带冷笑,心如是想着。

    底部字链推广位

    第一一零九章 通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