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空间]田园记事 作者:南瓜老妖

    “等等,摘点菜走吧。我这院子里的菜种得太多,我一个人也吃不完。”胡晓雯紧跟着表舅妈出来,她弯腰从台阶下拿起一个篮子。

    这又过了十来天,黄瓜豆、角这些两个多月生长期的也都成熟了,再加上之前的青菜类,胡晓雯更吃不清了。

    表舅妈这才往院子那头的菜地看去,这一看跟大妗子的惊奇不相上下。这菜地里的菜长得也太好了!

    胡晓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就说是用的国外的化肥。这让表舅妈感慨不已:“到底是读过书的大学生,还弄来国外的化肥。”现在她也不说胡晓雯一个大学生回来农村是大材小用,浪费人才了。

    这一天忙到很晚,才把地里的活弄得差不多,一家三口吃上饭的时候都八点了。

    “今天这豆角真好吃!”周长喜就着豆角炒肉,一口气吃下去三碗大米饭。

    “这豆角是从你晓雯姐家摘的,她家的豆角长得真好。”表舅妈说。

    “你今天去了咋样?”表舅问。

    “晓雯那孩子说她做不了主,让我跟周青商量。”

    “周青家的人都仁义,跟她商量也不一定要。”表舅说,“要不这样吧,咱们家的粮食脱了壳,除了自己家吃的,给他们家送些去。”

    表舅妈一抬眼:“这能合适?”

    表就说:“咋不合适?他们在城市里边吃的都是在市场上买的,都不一定是今年的新米,还贵的很。”

    表舅妈一想,点头说:“这样也行。”

    然后在胡晓雯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表舅骑着三轮车给她拉过去两百斤新米。

    胡晓雯一看都惊呆了:“这么多大米,我得吃到什么时候啊?”看着那一大袋子的大米,她整个人都有点晕了。

    现在人食物比较丰富,所以说吃的主食反而没有以前那么多。再加上他们这个地方的人,主食还是偏向面食,一个月能吃下的米并不是很多。

    表舅用的是大袋子,一袋子的大米足足有一百斤。胡晓雯家买大米从来都是十斤二十斤的买,偶尔超市促销打折的时候会买五十斤的。胡晓雯还从来没有见过一百斤装的大米袋子,足足有半人高。

    “放着慢慢吃,这是今年的新米,你自己留下一袋。另外一袋,啥时候你晓雷哥过来让他给你妈拉回去吃。”表舅大态度不容拒绝,“你家既然不肯收下租子,那这些大米总得收下吧?”

    再要拒绝,反而伤了两家的和气,胡晓雯只好说:“那谢谢表舅了,一会儿我就给我妈打个电话,让她叫我哥来一趟。”

    表舅这才满意了。

    一百斤一大袋子的大米虽然很震撼,却比不上新米的诱惑。胡晓雯下午饭就用新米闷了一锅米饭,然后自己弄了一个空心菜炒肉。

    别说,新米确实比起胡晓雯以前吃过的那些米好吃的多。

    正吃饭的时候,黄哲来了。

    “刚吃饭啊?”黄哲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在院门口喊了胡晓雯一声就直接进来了。

    “今年的新米,你吃了没?”来了客人,胡晓雯只好放下筷子。

    “我吃过了,你吃吧。”黄哲也是没办法,村子里的人只有在饭点的时候会在家里,其他时间不是干活就是出去串门,指不定跑到那里去了。

    “今年的新米你吃了?”胡晓雯见他这么说,就不客气的继续吃自己的。

    “嗯,我住的那家刚打了大米就做了新米吃。”黄哲说这话的时候,嘴角挂着笑容。

    村长赵贵好不容易把这个宝贝疙瘩一样的村官给弄回了村子里,当然会好好的安排他食宿。

    黄哲被安排在村子里条件比较好的一家。这家人姓刘,在刘姓一支里算是在外边最早发家的。他家的房子盖的是个小二楼,黄哲就住在这家的二楼。

    村委专门给了这家补贴,黄哲就跟着一起吃饭。

    虽然是被委托来照顾这个年轻的村官,可是黄哲这一年来为村子办了不少的好事,就让这家人发自真心的喜欢他,照顾他。

    这不,今年刚收了新粮食,就打了大米给他吃。

    虽然一开始黄哲是抱着施展抱负,把这个村庄当做晋身仕途的渠道的想法。可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显示村长赵贵帮了他很多,又有这些朴实热情的村民真心对待。黄哲不是铁石心肠,自然喜欢上了桃溪村。

    桃溪村的自然条件并不差,差的只是一个发展的契机。黄哲一直在寻找办法,如何才能够让这个村子脱贫致富。

    桃溪村一直发展不起来,除了过于偏远,道路不畅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会破坏这里植被环境的项目,不允许开展。

    因为身处林业恢复区,桃溪村所处的临水县一直不容许化工工厂,或者是矿物开采等等。

    临水县虽然没有什么煤矿、金属矿储藏,这里的石矿却是不错的。但是要是开采石矿,势必要挖掉山体上的植被和土层,这是不被上属林业部门允许的。

    在这样的限制下,临水县就只能走农业发展的办法。偏偏临水县又是个多山的地方,没有办法实现大面积农耕发展。成不了规模化,小打小闹一直发展不起来,也只是勉强维持着一个不饥不饱。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用旅游来带动村子里的发展,给村里的人增加收入。”黄哲把文件夹递给胡晓雯。

    “旅游业?”胡晓雯很惊讶。

    桃溪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景致,只有农田、村落、大山和溪水。这样的景致那里都有,黄哲有什么把握能够吸引到游客前来?

    第20章

    翻开文件夹,胡晓雯忍不住惊叹了一声。这里边是一份非常详细的计划书,详细的记录了桃溪村过去的历史,值得开发的景点,还有开发过程当中可能会遇见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但从这份计划书看,黄哲完全可以到一个大型的公司任职项目经理,他的能力足以胜任。

    叹了一声之后,胡晓雯认真的看着关于桃溪村的概况。说实话,在这个时候,二十多年来多次来桃溪村的胡晓雯都没有黄哲对这个村子了解的多。

    这上边从桃溪村的建立,到大姓氏家族的改变,以及历史上曾经出过什么历史名人,这些人取得了什么成就、考取了什么功名,任职到哪里都有详细的内容。

    近代史上,附近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战斗,遗址在哪里,有什么烈士墓地也写的清清楚楚。

    胡晓雯在这边看着,黄哲也垂着视线跟着她的进度。等胡晓雯看得差不多了,黄哲就给她具体说一些计划书上没有写到的内容:“现在新农村发展旅游项目一个就是农家乐,还有大棚采摘什么。咱们村并没有这个优势。另外说什么风景名胜,咱们这里也没有。所以,现在能做的就是挖掘文化历史了。”

    桃溪村历史上曾经出过大官,得这位大官的蒙阴,桃溪村慢慢的人丁兴旺起来。除了这位大官,后期也出过不少的读书人,等到后来有些成就,不是修了大屋就是盖了祠堂。

    等到近代,这些大屋有的损毁,也有的保存完好,至今还有人居住在其中。

    之前说过,桃溪村所在的这个地方没什么煤矿、金属矿仓,唯独石材能够拿得出手。就是这石材,也只是分布最为广泛的青石。

    于是本地修建房屋的时候从来都是用青石起地基的,修建上边的墙壁,也是用青石垒建一层墙围子,然后才会用砖石往上搭建。

    这样修出来的房屋百年不到,好好维护使用个两三百年都不成问题。以前这些房屋曾经被征用过做了大队存放东西的地方,后来发还给村民。

    再后来因为分家,人们慢慢的分散到了村子当中,而这老宅子因为年久失修,也就剩下几户老人还在居住。

    “周家、刘家两家的祖宅,好好整理从新粉刷,把破旧的地方修缮一下,可以作为一个景点。”黄哲掰着指头数着,“村北西街的老槐树有三百年了,也可以作为一个景点。还有蔡家的祠堂,那可是一个古建筑的典型。”

    “……”胡晓雯看着他眨了眨眼,难为他竟然能在这么一个村子里边数出来三个景点!

    黄哲还在那里说着:“这些是大的景点,另外周家刘家的家传东西不少,弄一弄集中在一起开一个展览室,也可以看上一看。还有以前村北有一口议事钟,也可以作为旧民俗的历史遗物,也是一个看点。”

    现在开会都是村委直接在大喇叭里边喊人,以前没有大喇叭的时候,村子里管事的就会敲响这口种,村民就会汇聚过来。

    胡晓雯实在不好打击黄哲的积极性,却还是忍不住开口说:“你说的这些稍微上点年头的大村子都有,就以体验旧民俗为卖点,也只能吸引人来一次。咱们这个地方交通不便,人来了一次就不会再来第二次。长久不了的。”

    黄哲说:“你说的这个我想过,单纯以这些作为景点还不够,还需要配合一些其他的项目才能产生回头客。”

    一般人办开农家乐,都是用本地特色特产来吸引人,而他们桃溪村偏偏没有什么特色特产。

    黄哲继续说道:“这就要看你的桃园了。”

    胡晓雯惊讶的说:“我的桃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